印发《关于加强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4-04-07 15:29 来源:儿童福利处
字号:

各市民政局、教育(教体)局、卫生健康委、团委、妇联:

现将《关于加强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的若干措施》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山东省民政厅             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共青团山东省委

                                                                                                   山东省妇女联合会

                                                                                                      2024年4月7日

(此件主动公开)

关于加强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的若干措施

为贯彻落实民政部、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关于加强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民发〔2023〕61号),进一步做好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如下措施。

一、完善源头预防机制

1.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聚焦困境儿童心理健康特点及儿童成长规律,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少年儿童保持健康心理状态、科学运动、充足睡眠、合理膳食等,减少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诱因。民政部门要指导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通过入户走访、谈心谈话、组织活动等加大对困境儿童及其家庭的心理健康常识宣传,督促家庭履行监护职责和子女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责任。儿童福利领域服务机构要通过引入专业社会力量等方式,针对机构内儿童身心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部门要指导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关注困境儿童心理需求,创新内容方式,提高参与度、针对性,开展生命教育、亲情教育、爱国教育,培育积极心理品质。卫生健康部门要结合“世界精神卫生日”,组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进社区、进校园活动。共青团要发挥好12355青少年服务台作用,开展“彩虹伞”青少年自护教育、中高考减压等活动。妇联组织要宣传引导广大妇女共同参与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责任单位:省民政厅、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团省委、省妇联)

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育部门要指导中小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地方课程,推动学校开设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挫折教育等校本课程。深入开展全省全环境立德树人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月等主题活动。鼓励学校为有需求的困境儿童选配有爱心有经验的心理或思政课教师作为成长导师,安排品学兼优的学生结为互助伙伴。(责任单位:省教育厅)

3.重视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鼓励支持专业社会组织、研究人员、临床医生、学校教师等,针对困境儿童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和危害困境儿童健康的重点心理疾病,开展综合研究和心理健康问题的早期识别与干预研究,推广应用效果明确的心理干预技术和方法,探索创新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工作模式。(责任单位:省卫生健康委、省教育厅、省民政厅)

二、完善监测预警机制

4.加强心理健康监测。依法依规开展困境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监测,规范量表选用、监测实施和结果运用,确保测评数据安全,保护儿童隐私。民政部门要会同教育、卫生健康等部门共同研究确定适用于困境儿童的心理测评通用量表,指导县(市、区)每年开展一次困境儿童心理健康测评,及时发现并掌握困境儿童心理状况和关爱需求,建立完善“一人一档”心理健康档案,分类制定“一人一策”心理健康教育方案,建立档案转接机制。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要每年对机构养育儿童进行1次全员心理健康测评,加强测评结果分析应用。托育机构、社区教育机构、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宫等机构或场所工作人员要及时关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责任单位:省民政厅、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团省委、省妇联)

5.健全发现预警体系。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注重引导父母、监护人、老师、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以及相关儿童工作人员,密切关注儿童言行变化,注意发现孩子心理异常问题或苗头倾向,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妥善安抚、有效疏导。中小学校要建立健全“学校-班级-宿舍”三级工作网络,在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在宿舍安排心理信息员,重点关注面临不利处境、学习生活环境变化的学生,定期研判学生心理状况,及时精准开展预防预警、咨询服务、帮扶干预工作。相关医疗卫生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精神卫生福利机构等要健全心理筛查预警机制,实现早发现、早干预。(责任单位:省民政厅、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团省委、省妇联)

三、完善干预处置机制

6.加强心理咨询辅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建好用好各类心理辅导等专业服务机构,通过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提供系统专业及时的心理健康指导与咨询服务。民政部门要牵头开展留守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护佑成长”困境儿童关爱项目,支持专业社会组织面向留守、流动和困境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个性化心理健康关爱服务。教育部门要指导学校建立心理关爱帮包制度,组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主任等与留守和困境儿童建立“点对点”帮包联系,通过多种方式密切家校合作,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和家访,及时帮助纾难解困,根据需要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服务,帮助他们增强同伴支持,融洽师生关系,更好融入校园和社会。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服务热线、12355青少年服务台咨询热线等要面向困境儿童提供个性化心理疏导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辅导人员。妇联要实施“爱心妈妈”关爱行动,重点实施“爱的陪伴”结对帮扶计划,组建一支“爱心妈妈”志愿队伍,开展陪伴关爱活动。(责任单位:省民政厅、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团省委、省妇联)

7.优化分类帮扶干预。困境儿童存在心理异常的,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和学校引导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向社会心理服务机构或者医疗卫生机构寻求专业帮助。民政、教育、卫生健康、共青团、妇联要按照工作职责,加强协同配合,畅通家庭、学校、社区、社会心理服务机构等与医疗卫生机构之间预防转介干预就医通道。对患有精神障碍的困境儿童,医疗卫生机构要指导家庭做好精神卫生相关服务,学校要建立健全病情稳定患者复学机制。(责任单位:省民政厅、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团省委、省妇联)

8.做好心理危机处置。建立民政、教育、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做好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重大突发事件中受影响儿童的应急心理援助。制定完善相关方案,突出对困境儿童早期心理创伤、家庭重大变故、亲子关系紧张等情况的帮扶化解。建立困境儿童心理危机干预专家库,定期开展案例研讨,参与指导严重心理危机个案处置。(责任单位:省民政厅、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团省委、省妇联)

四、完善服务保障机制

9.加强阵地建设。有条件的地方要依托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社区教育机构、城乡儿童之家、青少年宫、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民政服务站、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等机构或场所,协同搭建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平台,支持专业社工、志愿者等为困境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有效的心理健康关爱指导和咨询服务。要发挥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儿童医院、妇幼保健机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社会心理服务机构等专业优势,提高专业服务能力。民政部门要发挥好精神卫生福利机构等民政服务机构作用,加强儿童精神专科和心理咨询门诊建设。教育部门要加快推进各级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优质资源聚合,提供业务指导和技能培训。卫生健康部门要鼓励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等开设精神(心理)门诊,扩大心理健康服务供给。(责任单位:省民政厅、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团省委、省妇联)

10.提升服务能力。教育部门要指导高校加强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加大应用型心理健康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卫生健康部门要加强精神卫生人才培养引进,通过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招聘等方式增加精神科专业技术人员。相关部门单位要加强对学校、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宫、儿童之家、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等机构或场所工作人员,以及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心理健康业务培训,提升儿童心理问题识别和关爱服务能力。(责任单位:省民政厅、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团省委、省妇联)

11.强化部门协同。各级民政部门要争取当地党委和政府支持,推动将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作、家庭尽责、社会参与,服务主体多元、服务方式多样、转介衔接顺畅的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格局。要加快推进《山东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立法,加强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儿童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水平。(责任单位:省民政厅、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团省委、省妇联)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