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儿童福利院开门办院 “三域互融”促进困境儿童身心发展

2025-09-16 09:24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号:
分享:

上海市儿童福利院自“开门办院”以来,长期致力于困境儿童的康复与教育支持工作,坚持以儿童为本的理念,逐步探索出机构、社区、家庭“三域互融”模式,形成了集专业化、多元化、精准化于一体的支持网络,促进困境儿童身心发展,帮助其更好融入社会。

机构引领,构建专业化服务体系

每一名困境儿童服务的背后,都不能缺少专业的团队支撑。为此,上海市儿童福利院倾力构建了以评估、计划、实施、追踪为一体的专业康复教育体系。在困境儿童的康复训练中,常常面临孩子语言障碍、情绪失控、动作不协调,甚至完全缺乏社交行为等问题,专业康复团队则围绕个别儿童需求实施动态调整计划,融合医疗、心理、社工等专业支持,为社区困境儿童量身定制康复教育方案。2025年年初,首次尝试面向社会困境儿童招募寒假托管项目,在假期持续干预,有效缓解了家庭照护的压力。在寒假尝试成功的基础上,刚刚结束的暑假托管项目也赢得了广大家长赞誉。

社区延伸,打造多元化服务网络

在辐射引领中,上海市儿童福利院围绕“服务下沉、支持入户”的宗旨,整合资源,自主开发教具包,依托全市221个镇(街)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站为困境儿童发起“关爱大礼包进家庭”行动,将服务送达171户困境儿童家庭,将家庭指导融入日常生活。为进一步拓展服务范围,该院还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在“小红书”APP上开设了“启航星光”官方账号,通过短视频、直播课堂等形式推广康复教育科普知识,让优质康教资源突破地域限制,惠及更多家庭。

家庭联动,提升精准化服务价值

家庭是儿童康复与教育的第一现场,困境儿童家庭往往面临各种困难与焦虑。上海市儿童福利院定期开设“家长情绪支持小组”,开展心理咨询,为长期照护困境儿童的家庭成员提供情绪疏导与交流平台。一位孤独症儿童的母亲在活动中说:“原来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在坚持,这让我感到安心,也更有力量继续下去。”

未来,上海市儿童福利院将继续秉持“普育为本、春晖为怀”的初心,以专业方法为支撑,以多元协作为路径,以精准赋能为目标,深化“三域互融”模式,探索困境儿童康复教育服务的“上海方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