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创新打造“筑梦”模式 探索困境儿童关爱服务“青岛方案”

2025-08-04 10:34 来源:中国民政
字号:
分享:

山东省青岛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困境儿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等成长需求,创新性开展“筑梦”系列活动,通过构建“跨领域”协同新生态,打造全周期、场景化的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推动儿童工作格局从碎片化供给向系统化解决深度转型,探索形成了困境儿童关爱服务“青岛方案”。

创新体制机制,构建跨领域协同新生态

(一)建强联动枢纽,构筑协同联动保障链。创新工作机制,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市民政局牵头制定《青岛市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青岛市加强流动儿童关爱服务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及配套服务清单。2025年3月,联合团市委、市妇联、市残联等部门和单位,正式启动“筑梦”系列儿童关爱服务活动,发布涵盖成长守护、赋能未来、阳光身心、融合发展“四大行动”28项具体举措的年度计划图谱,打破部门壁垒,实现政府资源与社会力量的有效整合与精准投放。

(二)激发慈善动能,打造多元共生资金链。创新资金保障路径,依托市慈善总会设立儿童关爱基金,将“筑梦”系列活动备案为公开募捐项目,探索“公益捐赠+义卖筹资+项目运作”可持续资金循环模式。举办“爱心义卖·筑梦未来”活动,组织困境儿童制作手工文创产品并面向社会征集,开展作品义卖,收入反哺创作者、注入儿童关爱基金,形成儿童参与、公益筹资、精准关爱的闭环生态。同时,发挥福彩公益金作用,累计投入数亿元支持设施改造、助学等,最终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慈善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格局。

(三)深化社会联动,激活专业矩阵服务链。创新参与动员机制,发布“圆梦合伙人”招募计划,吸引爱心企业、社会组织成为关爱困境儿童长期伙伴。如,青岛银行连续两年支持“益路童行·圆梦成长”项目,提供价值近200万元的“心愿礼包”,惠及4200余人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孵化培育本地社会组织,为3400余人次困境儿童提供专业社工上门评估与心理辅导,600余人次获精准慰问。这一模式,激活了专业力量主导、志愿力量补充、市场力量参与的服务矩阵。

创新服务路径,打造全周期供给新模式

(一)聚焦成长守护,筑牢基本保障根基。持续保持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全国前列。实施“护佑健康”行动,为3000余名孤儿、困境儿童购买重大疾病与意外伤害保险。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项目双轨并行,近三年发放每人每学年1万元助学金超1500人次。

(二)注重素养跃升,打造多元融合发展体系。突破传统帮扶局限,以学习环境优化为基础、多元融合发展为路径,系统性构建困境儿童综合赋能网络。一是打造“筑梦驿站”成长港湾。联动社会组织,在偏远镇(街)落地6处“筑梦驿站”,为202名困境儿童提供居家环境改造、专业心理课程、主题研学营及素养教育课程服务。二是创新“运动赋能”路径。联合青岛海牛足球俱乐部开展“筑梦赛场·童心飞扬”公益行动,组织困境儿童公益观赛、儿童福利院儿童担任中超赛场球童,在竞技魅力中激发团队精神与奋斗意志。三是“科技+文化”双轮驱动。举办人工智能科普讲座、国际博览中心参访、非遗研学体验等活动,通过前沿科技启迪思维、涵养文化自信,提升困境儿童综合素养。

3月1日,青岛市民政局在青岛市儿童福利院举办“智启未来 ·温暖童心”困境儿童DeepSeek科普讲座。

(三)关注阳光身心,实现心理关爱闭环。实践“1234”困境儿童心理关爱服务模式,即建立1个困境未成年人心理关爱基地,完善线上、线下2种服务手段,培训心理专家、社工师、儿童工作者3支队伍,构建隐患预警、需求服务、压力疏导、效果评估4大机制。依托未保工作站、村(居)阵地载体,为2700余名儿童及家庭提供便捷专业服务。创新建立“筑梦驿站”与“爱心妈妈驿站”结对机制,织密情感支持网络,构建起“社区日常守护+城市视野拓展”的立体化关爱闭环。

创新传播载体,营造场景化氛围新格局

(一)坚持长效化运营,培育可持续发展生态。建立“筑梦”活动科学评估反馈机制,实现持续优化迭代。指导区(市)开展各类特色活动,形成“一区域一特色”格局。例如,市南区联合社会组织开展心理帮扶、学习能力提升等困境儿童关爱保护项目;崂山区推出困境儿童家庭樱桃树公益认领活动,实现经济帮扶与情感联结双赢;胶州市重点开展了流动儿童融入城市系列活动,帮助流动儿童及其家庭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城市生活。

(二)打造仪式感场景,塑造品牌化公益IP。原创设计“青豚超人”未成年人保护宣传大使IP,制作18部普法动画短片,系统化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宣传。举办“筑梦六一·童享未来”首届困境儿童公益汇演,引入AI主持人“小海星”,打造“科技赋能+人文温度”标杆场景,使“筑梦”品牌深入人心。

(三)推进地标化传播,构建沉浸式宣传网络。在“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宣传月”期间,将浮山湾灯光秀转化为大型公益宣传阵地,滚动播放宣传月主题及形象。发布困境儿童关爱保护主题曲《和你一样》,传递关爱理念。制作高品质宣传片《回答》,获“第十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中国民政单元优秀奖;筹划深度纪实微电影《筑梦驿站》,着力提升社会影响力。

编辑点评:

青岛市民政局“筑梦”模式的创新实践,实现了困境儿童关爱服务的三个转变:一是在帮扶机制上,实现从单向帮扶到协同共治的跃升,通过系统性整合资源,构建起“政府+慈善+企业+社会组织”多元协同生态,释放了全社会关爱合力;二是在服务供给上,实现从生存保障向全面发展转型,精准匹配儿童成长需求,打造贯穿成长全周期的“基本保障—能力赋能—心理关怀”三位一体融合服务体系;三是在氛围营造上,实现了从碎片化传播到沉浸式浸润的突破,创新运用AI、数字艺术、场景化传播等技术手段,并通过品牌化运营,如打造“筑梦驿站”、“青豚超人”IP,构建可持续动员和区域特色发展机制。这套“青岛方案”其系统性设计理念、多元共治模式、全周期服务路径、场景化传播策略,为推进儿童福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实践样本,贡献了“青岛智慧”。

(作者张帅系青岛市民政局副局长)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