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民政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印发通知,支持部分县级行政区实施“加强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试点项目,探索建立困境儿童精准关爱体系。试点项目实施以来,山东省滕州市民政局对全市7000余名困境儿童进行摸排,建立重点关爱儿童档案信息数据库,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困境儿童关爱服务,着力培育滕州市手牵手儿童关爱志愿服务团(以下简称志愿服务团),打造多层次、广覆盖的困境儿童关爱服务社会参与体系。
提供专业服务,满足困境儿童多样化需求。试点项目实施以来,志愿服务团在原来3个分团的基础上又增设18个分团,实现全市21个镇(街)全覆盖。志愿者包含人大代表、教师、律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等,人数达367人。志愿者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开展丰富的关爱服务,满足儿童多样化需求。如,实施女童保护计划,成立“润荷成长”女童关爱家园项目小组,为孤儿女童和事实无人抚养女童建立爱心小屋;组建“家庭振兴”计划小组,对20名重点困境儿童监护人开展监护技能培训;组织15名志愿者担任社会散居孤儿“代理妈妈”,每月至少一次到儿童家里吃暖心饭、辅导作业,进行精神慰藉和心理疏导。
链接整合资源,搭建跨界合作网络。发挥志愿服务团中人大代表的社会影响力,建立代表工作站,系统参与困境儿童帮扶,提升社会关注度。建立“代表+志愿者”帮扶机制,人大代表带头结对帮扶,为志愿服务团队成员树立榜样。志愿服务团积极链接资源,动员试点镇企业加入帮扶微信群,在保护儿童隐私的前提下,发布困境儿童关爱帮扶需求,推动企业关注儿童成长、承担社会责任。
严格规范服务,筑牢关爱保护防线。按照试点项目方案,对困境儿童划分风险等级,志愿者分别按照24小时、48小时动态跟进服务。制作困境儿童需求评估表,严格执行服务规范和服务流程。项目实施以来,服务20余名儿童,全部进行了“一对一”帮扶。例如,志愿者发现一名儿童因和监护人闹矛盾而产生自伤行为,按照“强制报告”机制,第一时间向上级部门报告,由专职社工紧急介入,保护了儿童生命安全。
助力政策落实,参与制度建设。支持志愿者通过深入接触一线、开展直接服务积累案例和数据,向政府部门提交调研报告和政策建议,促进政策制度完善。例如,志愿服务团在服务过程中发现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标准模糊,推动相关部门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细化认定细则;提交《关于推动滕州市困境儿童关爱保护体系建设的意见建议》,推动试点项目实施。
动员社会力量,引导公众参与。支持志愿服务团编制困境儿童关爱服务案例集,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发布公益广告、困境儿童关爱服务活动纪录片等,进行广泛宣传报道,营造关心关爱困境儿童的良好氛围。向群众发放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宣传资料1.2万余份。(山东省滕州市民政局 翟华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