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为困境儿童健康成长提供坚实保障

2025-03-27 07:32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号:
分享:

近年来,重庆市潼南区民政局在儿童福利领域持续发力,通过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创新服务模式、整合社会资源等举措,构建起覆盖困境儿童生活保障、心理健康服务、教育支持等多维度的关爱网络,为困境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保障。

完善工作体系

潼南区着力健全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编密织牢困境儿童服务保障网。在区民政局设立儿童福利科,明确儿童工作专职人员;在镇(街道)设立儿童工作站,配备儿童督导员;在村(社区)由“大学生村官”、社区网格员等担任儿童主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体系。对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进行全覆盖式培训,提升基层儿童工作者在关爱服务、监护帮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

为加强部门协作,潼南区成立由民政、公安、教育等22个部门组成的流动儿童、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权益保障工作小组,凝聚部门合力,提升工作质效。区民政局联动法院、检察院等14部门联合印发《重庆市潼南区城乡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重点工作任务、落细具体保障措施。同时,加大困境儿童主动发现力度,强化走访摸排、政策宣传、信息共享、动态监测,做到对困境儿童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

落实政策项目

潼南区严格落实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助学、医疗保障等政策,每月比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数据,核准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信息,及时发放基本生活费。落实福彩助学项目,为符合条件的成年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助学金。为符合条件的困境儿童购买惠民济困保险,全额资助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低保家庭儿童参加医疗保险。潼南区专门建立每月向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监护人发放照护服务补贴制度。同时,建立儿童福利领域数据比对信息共享机制,民政部门每季度与公安、残联等部门进行信息比对,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儿童纳入困境儿童保障范围。

创新帮扶举措

潼南区在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基地、太安镇和花岩镇设置“彩虹桥心理关爱室”,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提供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开展“童心相伴”心理健康关爱服务项目,及时了解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实际需求。区民政局联动区慈善会筹集资金,实施困境儿童房间改造项目,通过“慈善+救助”模式,为困境儿童改造学习生活环境。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要求,探索建立监护困境儿童救助帮扶机制,进一步落实家庭监护责任,助推监护困境儿童救助帮扶工作精准高效。

统筹社会力量

潼南区大力发展儿童服务类社会工作机构,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常态化实施“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困境儿童心理关爱”等服务项目。联动潼南区善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潼南区同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社工机构开展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支持潼南区星火志愿服务协会等社会组织打造“四点半”课堂、“安全书包守护”等儿童关爱品牌项目。坚持“资源支持服务”理念,吸纳社区网格员、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搭建儿童工作资源库,努力推动形成全社会关心关爱困境儿童的良好局面。(作者:重庆市潼南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薛   荟)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