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织密网 促转型 强关爱 推动儿童福利工作创新发展

2025-01-21 10:07 来源:民政部门户网站、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
字号:
分享:

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重要论述,贯彻落实第十五次全国民政会议部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儿童利益优先,加强权益保障,推进提质转型,强化关爱保护,倾力为困境儿童创造有保障、有关爱、有希望的成长环境,推动儿童福利工作创新发展。

健全“三项举措”,织密儿童合法权益保障网。一是坚持高位推动。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秉持“儿童优先”原则,2024年首次将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建设写入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省级领导对儿童福利工作进行调研,帮助孤弃儿童实现“看一场电影、吃一顿火锅、逛一次超市、过一次集体生日”等“微心愿”,把温暖送到孩子们的心坎上。二是科学分类转型。深化儿童福利机构改革创新,县级机构均转型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地级市机构升级为儿童综合服务中心,以宁夏儿童福利院为区域性基地统一集中养育全区孤弃儿童,纵深推进“开门办院”,推动服务向基层延伸、向社会延展。三是制定关爱清单。开展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监测摸排,召开工作推进会部署,提前完成近5万名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信息采集录入工作,并建立重点关爱台账。制定印发《宁夏加强流动儿童关爱保护行动实施方案》及34项关爱服务清单,推动流动儿童均等享受关爱服务。

搭建“三张网络”,推进机构提质转型高质量。一是搭建“覆盖全区”养育网络。深化儿童福利机构“精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打造宁夏儿童福利院为全区区域性集中养育孤残儿童机构,入选首批7家全国儿童福利机构高质量发展改革试点单位。将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拓展至全区困境儿童,实施医疗康复救助困境儿童400余名。二是搭建“辐射周边”服务网络。与区内外10所高等院校、6家医院开展学术交流,与7家省外儿童福利机构达成合作协议,打造机构社会工作服务能力、康复专业实践教学6大实践基地,争创“自治区技能大师工作室”,辐射带动全国12个省、20个市儿童福利机构人才培养培训。三是搭建“救助保护”阵地网络。统筹中央、自治区和地方资金1.4亿元,实施福利机构消防设施升级改造,建设宁夏儿童福利院康复楼,新建、改扩建县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和乡镇(街道)未保站,实现县级未保中心覆盖率82%、乡镇(街道)未保站全覆盖,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

实施“三项工程”,提升儿童关爱保护满意度。一是实施制度创新提档工程。着眼职能任务新拓展,建立流动儿童、留守儿童权益保障,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监护评估、发现报告和孤弃儿童安置服务等10余项儿童福利工作制度。编制3项地方标准、申请立项2项地方标准、申报1项国家行业标准,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二是实施关爱赋能提标工程。连续三年将孤儿养育津贴提标工作纳入自治区政府民生实事统筹落实。动态调整养育津贴,将机构内集中养育儿童、社会散居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标准分别提高100元、200元,达到每人每月1600元、1200元。合理优化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方式程序,认定时间缩短至10个工作日。三是实施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及“润心伴成长·同心护未来”、“塞上护童·温暖过冬”等主题活动,为全区7400余名困境儿童发放慰问品、节日礼包等;为183名年满18周岁以上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助学款149万元。联动妇联等多个部门,引导党员干部、企业家、“爱心妈妈”等与1.4万户困境儿童家庭结成对子。依托40余家社会组织为各类儿童提供心理咨询、法律援助、危机干预和社会融入等服务,满足儿童多样化关爱需求。(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信息整理)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