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茂名:建在福利机构的特教学校

2024-07-04 14:35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号:
分享:


“大家看看,这张照片里有什么呀?”“有肉、菜,还有冰棍。” “那你们会写吗?一起练习下。”

夏日时分,走进广东省茂名市社会福利中心,院内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在中心特殊教育学校的一间教室里,10多名孤弃儿童正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地上语文课。“这些孩子有智力障碍,学会一个字平均需要2个月的时间,但他们学习热情都很高。”一位负责教语文的老师说,经过持续学习,孩子们已经学会了很多字。

在福利中心设置社会福利特殊教育学校,是茂名市做好儿童福利保障,推进孤弃儿童养、治、教、康、社一体化发展的一项创新举措。中心主任陆超劲介绍,目前特殊教育学校共有393名学生。“我们在开展义务教育的同时,还逐步推进普特融合教育、职前培训、送教上门等,努力让孩子们更健康、全面地成长。”

教育中康复 康复中学习

今年10岁的小吉2023年从化州市转入茂名市社会福利中心集中养育后,马上进入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学习,语文,数学,体育各种课程他都很感兴趣."我最喜欢学数学,加减法很有意思."

端端正正地坐在教室里,15岁的小丽学习非常认真,一笔一画地写着老师刚教的汉字.由于智力障碍,她学知识非常慢,但每次上课都很积极,学习也很努力."目前,她已经会读写很多字,基本能满足日常生活需要."一位老师说.

记者了解到,茂名市社会福利中心承担着全市"三无"人员,孤弃儿童集中养育和社会养老工作,并开展医疗,特殊教育,康复,社会工作,培训指导等服务.因大部分儿童都存在中重度残疾,为解决他们的教育问题,2019年12月,茂名市社会福利中心成立了一所九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并附设幼儿园,主要接收福利中心的孤弃儿童.目前,特殊教育学校共设28个班,393名学生中,有九年义务教育学生371人,学前教育22人.学校以"1名康复治疗师+2名特教老师"组合带班的形式,让学生在教育中康复,在康复中学习.

在开展文化教育的同时,中心还把教学搬到了情景教室,根据儿童的学习需要,定期更换教室的布置."比如现在教的是穿衣,叠被子,穿鞋,我们就把这里布置成一个小卧室,让孩子们在具体的生活环境中学习." 陆超劲说,在情景教室上课,儿童更容易接受和掌握生活技能.

多种课程 因人施教

语文课堂上,16岁的小阳等几名患有智力障碍的同学正专心地认字,写字;手语融合班里,6名患有听力障碍的同学在老师带领下,学习常用的手语;在中医融合课程班,几名同学认真地分辨各种中药材,了解它们的日常应用……

陆超劲告诉记者,福利中心的孩子大多存在肢体残疾,智力障碍和语言障碍,在生理状况,智力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均存在很大差异,特殊教育学校的课程也根据他们的差异,安排了多种有针对的性的教育方式.

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学校附设有幼儿园,为中心3岁-6岁的儿童提供早期教育.目前,幼儿园设有2个班,每个班配备2-3名幼师,采用幼儿园的教材,结合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围绕认知,语言,社交,生活自理等方面开展早期教育.

义务教育.以院校合办的方式,开设一年级至九年级课程,按照入学年龄分班,围绕教学大纲,对中轻度智力障碍儿童开展课堂教学,提高儿童的认知,语言,社交及自我管理等综合能力.

职前教育.对年满14周岁的青少年开展职业培训,开设了理发,烘焙,厨师,园林绿化等课程.

入室教学.对于中重度残疾的孩子,运用康复与特教融合的模式,安排老师在专门的康复室开展康特融合训练,提升这部分儿童的基本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送教上门.对年满18周岁在学籍特困人员,福利中心安排专门教师到其住地开展教学.

外出读书.目前有26名外出就读学生,福利中心采取"1+3+3"的管理模式.即 1名工作人员专门与就读学校老师对接,跟进学生在校的情况;3名工作人员进行晚上作业辅导,对薄弱知识点进行讲解;3人负责生活管理,照顾学生的饮食起居.

普特融合  健康成长

“这是什么?有什么用途?”老师的话音刚落,几只小手就齐刷刷地举起来:“是姜,可以灭菌,可以做饭时用。”记者走进特殊教育学校的中医融合班,6名福利中心的残疾儿童正和6名茂南区文东街小学的小学生一起兴致勃勃地上中医课。“我们的中医课程每次都邀请文东街学校的学生与福利中心的孩子一起上,以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负责中医课程的老师陈冰霞说。

开设融合课程,让福利中心的孩子和普通学校的学生一起学习、互动交流,是特殊教育学校的一个特色。陈冰霞告诉记者,中医课程主要利用“讲座授课+实地体验”的方式,定期组织两校学生共同开展中医文化知识讲座、体验理疗、穴位按摩等,让孩子们了解常见的中药材,学习养生知识,树立健康意识。“我们还在福利中心和文东街小学的院内种植了益智、金银花等中草药,设置了‘中药角’,定期带领孩子们观察记录中草药的生长过程。”陈冰霞说。

何子瑶是文东街小学二年级学生,对参加特殊教育学校的融合课程,她很高兴:“我们一起了解中药,合作砸姜汁,回答问题,和在学校上课差不多。每抢答对一个问题,老师还会有奖励。”

“在普特融合教育中,让外界更多地了解特殊教育学校孩子的情况,也给福利中心的孩子们提供了与普通学校孩子一起学习、交流的机会,更好地促进了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陆超劲介绍,除了与文东街小学探索开展合作外,他们还根据福利中心孩子的实际情况,自主编制教材,努力让每名儿童学到更多知识,获得更好成长。(本报记者   张伟涛)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