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西夏区:“三个加法”织密困境儿童关爱保护网

2024-10-24 09:23 来源:银川民政微信公众号
字号:
分享: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辖两镇七街,共66个城市社区,18个行政村,常住人口44.9万人。现有留守儿童15人,困境儿童591人。近年来,西夏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探索“三个加法”机制,构建三个网络,为奋力谱写儿童福利事业新篇章贡献西夏力量。

01 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织密困境儿童工作保障网

横向整合资源,形成强大合力 。西夏区民政局发挥牵头作用,建立与相关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定期进行数据比对,形成工作合力,及时发现需要救助的困难未成年人。截至目前,已与教育局对社会散居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受教育信息进行比对,做到教育救助“应救尽救”;通过与妇联“小树苗”困境儿童信息进行比对,将136名因户籍等原因暂不符合民政困境儿童帮扶的特殊困难未成年人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提供资源链接、个案帮扶等服务。引导+疏导,织密困境儿童关爱服务网。

纵向健全机制,政策落实到位 。构建“六位一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格局,建立“县区、镇街、村(社区)”三级贯通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以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重度残疾人等人群为重点摸排对象,摸清底数及需求,持续跟进了解重点对象情况,及时提供帮助。落实困境儿童定期探访制度,增强关爱保护服务能力,依托政府购买服务,将困境儿童全部纳入服务范围,实现个性化、多元化、多层次化的服务。加强基层工作队伍建设,配备专职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定期开展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02 常态排查+动态监测,织密困境儿童主动发现网

常态排查,摸清底数状况 。以农场、平房等区域为重点,关注无户籍、家庭生活困难、自身残疾、监护缺失等特殊困难儿童,充分发挥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等基层服务人员力量,通过上门走访、电话询问、学校核实等方式,借助“社工+社区+志愿者”服务模式,逐户逐人进行摸底排查,按照一人一档、按需施策的要求,建立健全重点关爱服务对象信息台账,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动态监测,及时响应需求 。严格按照工作要求,紧盯时间节点,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监测摸排工作,建立完善动态调整机制,定期对信息台账进行更新,及时调整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符合条件的纳入数据信息监测范围,做到及时更新、动态监测,及时掌握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变化情况,同时建立监测预警机制,链接专业社会组织及爱心机构,对监护缺失、生活困难、心理异常等儿童及时进行干预和帮扶。

03 引导关爱+心理疏导,织密困境儿童关爱服务网

引导关爱,汇聚社会力量 。构建“社工+学校+社区+志愿者”的联动服务方式,利用西夏区高校云集的优势,广泛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常态化开展“集体生日宴”“共享阅读会”“幸福的小手”公益课堂等活动,使未成年人在公益活动中接受教育。充分发挥慈善事业的重要补充作用,链接慈善组织、爱心人士、志愿者、社会组织等社会资源,为特殊困难未成年人提供监护指导、权益维护、资源链接、社会融入和家庭关系调适等专业服务,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环境。

疏导心理,呵护身心健康 。困境儿童常常面临生活压力、心理创伤等诸多挑战,西夏区高度重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公开招标确定2家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参与未成年人关爱保护行动中,依托精准排查,定制服务套餐,建立群众“点单”、排困员“送单”、社会组织“接单”的应需式服务模式,为困境未成年人提供临时照护、心理疏导、儿童托管等方面的服务。扎实开展“科学评估,个案帮扶”行动,突出主动发现、主动服务职能,通过对困境儿童生存状况、健康状况、教育情况全面综合评估,将困境未成年人全部纳入服务范围。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