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明生在全国民政工作会上作交流发言

2024-01-19 09:10 来源:江西民政微信公众号
字号:
分享:


1月14日至15日,全国民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民政部党组书记、部长陆治原出席会议并讲话,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唐承沛主持会议并作总结,在家部领导出席会议。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代表,各省(区、市)民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主要负责同志、办公室负责同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民政部纪检监察组负责同志,民政部机关各司(局)、中国老龄协会、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上,7个省民政厅(局)作了交流发言。江西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明生以《分层分类 按需施策 扎密织牢儿童福利服务保障网》为题,就推动儿童福利工作高质量发展作了发言。

2023年,江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重要论述,在民政部精心指导和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按照“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围绕满足孤儿、留守和困境儿童等群体需求,坚持分层分类、按需施策,不断优化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推动儿童福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主要做到“三个着力、三个全面”。一、着力满足孤弃儿童照料需求,全面提升孤儿保障水平。一是制度再优化。孤儿保障工作连续多年列入省委对市县两级综合考核和省政府民生实事内容。出台儿童福利五年专项规划和机构提质转型文件。创建残疾孤儿照料护理补贴制度,并逐年提标,护理补贴由每人每月138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500元。参照孤儿标准建立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制度。创新开展孤儿数据比对,建立动态进退机制。二是设施再提档。统筹中央、省级、市级资金,推进11个设区市儿童福利机构全面改造升级,所有机构内养育的孤儿全部到设区市一级集中养育,提前2年完成国家规划目标。三是服务再升级。推动11个设区市将儿童福利机构运行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编制了机构安全、康教融合、类家庭养育等6个省级标准。机构养育做到“五落实”,即全部落实工作人员配比要求、纳入残联定点康复机构、设立特教班、与三甲医院建立绿色通道、建立“一人一案”营养膳食方案。二、着力满足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需求,全面落实帮扶措施。一是实施一项工程。联合省委宣传部等开展留守儿童“关爱工程”三年行动,明确工作阶段、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并出台了《实施方案》和《探视巡访规程》,通过摸排筛选,确定监护缺失、家庭贫困、身体残疾等重点关注儿童9997人,建立动态数据台账,开展结对关爱帮扶。二是嵌入一套服务。将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情感关怀和心理健康服务列入省政府10件民生实事,全省筹集3500余万元,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散居孤儿等开展评估,实行“红黄蓝—高中低”风险分级分类管理,建立监护状况和心理健康关爱档案2.8万余份。三是筑牢一个阵地。充分整合共青团、教育等部门资源,打造村级儿童关爱服务场所8760余个。推动利用闲置校园,依托社会组织和慈善组织力量,全力打造农村“一老一小”幸福院江西品牌。2023年,选择14个县(市、区)打造“一老一小”幸福院171个,为留守儿童等提供助餐、助娱、助教以及心理疏导等综合服务。今年将加大力度,在100个县(市、区)全面推广。三、着力满足儿童社会化需求,全面提高收养和安置质量。一是规范收养流程。制定《儿童送养和收养工作规程》《收养登记实施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目录清单》,全面推广“养治教康+社工”一体化安置模式,做到“三明确、一精简”,即明确儿童福利机构的职责定位、明确送养残疾儿童家庭匹配数量、明确儿童收养送养程序,减少证明材料21项。二是加大安置力度。出台机构内孤儿成年后安置政策,明确社会化、就学、照料“三种安置”方式,落实评估、报批、审批、安置、回访“五个程序”。通过链接高校、企业等资源,创建“爱心手工坊”,为大龄儿童广泛开展编织、机械、电气维修等社会技能培训,帮助7名残疾孤儿成为国家级运动员、221名孤儿考上大中专、418名孤儿顺利就业。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