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福利机构是养育政府监护的孤弃儿童的重要服务机构,体现政府养育儿童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国家保障能力的快速提升,儿童福利机构服务已从原来的养育、医疗、康复、特教四个方面,发展到“养治康教安社”六位一体的全面成长周期服务。近年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民政部关于“机构精准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决策部署,黑龙江省民政厅加大工作研究推进力度,综合施策,立足省情,扎实推进全省儿童福利机构高质量发展。
一、统筹规划掌舵
严谨的制度规范是推进质量提升行动的有力保证。
黑龙江省民政厅注重在强化顶层政策机制的系统设计上下功夫。细化制定《黑龙江省儿童福利机构“精准化管理 精细化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任务、设定目标;结合省情基础,研究建立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解决可持续和长久性问题,对全省儿童福利机构“星级评定”制度进行改革,建立星级评定细则动态优化机制,一轮星级评定结束后,立即将儿童福利机构管理的最新要求及时纳入下一期评定细则,使星级评定成为全省推进儿童福利机构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品牌机制、特色机制;重点围绕管理中的短板弱项和风险点,制定《机构儿童入院、离院管理规定(试行)》,统一儿童入院、离院相关档案记载格式模板,制定《机构保障类资金管理使用规定(试行)》《机构安全管理规定(试行)》,统一《安全检查记录》《应急演练记录》《安全教育培训记录》模板,实行安全工作“一本账”;创新制定《儿童福利机构疫情防控和安全管理远程视频检查工作指南》《加强儿童福利领域“十百千”监测服务工作机制》,对机构实施常态化“一竿子到底式”监管。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制度规范,有力提升了儿童福利机构的整体建设水平。
二、链接资源助推
黑龙江省民政厅下发通知要求对儿童福利机构的消防安全、房屋安全、燃气安全、食品安全等进行专业评估,并与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联合检查;建立健康儿童集中养育、残疾儿童集中养育、家庭式养育、类家庭式养育等可学习可借鉴的多种养育示范点。省民政厅牵头各儿童福利机构与全省优质儿童医疗资源——哈尔滨市第六医院签订了《困境儿童医疗服务协议》。同时,全省儿童福利机构分别与当地1—3个医疗机构建立了绿色就医通道,确保儿童及时就医。
黑龙江省制定《“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项目实施细则》,提高助学金发放和管理操作要求,并纳入“一卡通”治理。黑龙江省民政厅与教育厅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动落实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境儿童教育保障工作意见》;督导落实做好入院儿童安置评估,做到“应送尽送”“应送早送”“先国内后国外”,并制定《收养儿童福利机构病残儿童的国内家庭提供支持与服务》的鼓励政策;依托省司法厅打造省级法律服务和心理咨询服务热线平台“12348+12355”,为机构大龄儿童和职工提供24小时免费自主私密咨询服务;利用儿童福利智库专家及省心理协会,为机构对接专业服务资源。
此外,黑龙江省民政厅牵头全省13个儿童福利院与哈尔滨市第168中学校签订了《龙江“认亲助养”——阳光教育帮扶共建协议》,与黑龙江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协会签订了《龙江“认亲助养”——法律援助帮扶共建协议》。民政厅还建立了省儿童福利与保护领域专家库。目前,专家库专家和相关机构为全省儿童提供各类服务近百人次。
三、培训提升增效
培训是提升素质的有效手段。黑龙江省民政厅依托佳木斯市儿童福利院举办了“融爱童行”特需儿童关爱公益项目培训,为民政局儿童福利科负责人、机构负责人、业务人员进行特教服务培训,推动机构学习新理论、新知识,创新发展特殊教育与康复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努力为每一位特需儿童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公平的发展机会;发挥省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作用,开展“提优赋能、同护未来”主题培训和机构高质量发展研讨,特邀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教授研讨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保护机构的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服务等问题,不断提升全省儿童福利与保护工作精准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质量。
在黑龙江省民政厅引领下,各地积极利用当地资源开展丰富的专业提升活动。鸡西市民政局请市妇幼保健院和黑龙江技师学院等专业机构的专家到儿童福利院开展业务大讲堂,围绕儿童常见病知识、小儿日常照护以及幼儿早期教育等内容,组织职工参与业务培训,并定期开展岗位技能比武练兵活动,进一步提升职工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佳木斯市儿童福利院成立了“萤火课堂”青年培训团队;为青年人建立了“成长档案”,将每个月的工作、培训、感悟等记录其中;创立了“聚光竞赛”技能比武展示活动,通过技能比拼检验全院干部职工的学习、工作成果,发现技能骨干,努力打造“儿福工匠”,为未来参加省级、国家级技能竞赛储备力量。鹤岗市儿童福利院积极与市劳技中心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邀请劳技中心骨干教师对机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开展的“铝箔画制作工艺”培训课效果显著。
四、活动载体支持
黑龙江省以省民政厅“民政牵挂”为统领,打造“民政牵挂·共护未来”服务理念品牌,推进龙江“认亲助养”关爱机构儿童慈善品牌,发动儿童福利协会举办“儿童福利机构年度‘六一’绘画大赛”等活动。各地积极组织重大节日、纪念日等特色活动,赓续红色血脉、弘扬民族文化。
全省广泛开展“一院一特色”文化建设。哈尔滨市以“成长进步”为主题,开展走进社会活动,带领孩子们入社区、进展馆、看街道,给妈妈寄一封信,了解祖国航天事业,增强民族自豪感,品尝家乡特色美食,让孩子们得到进步成长。佳木斯市致力培养阳光少年,持续开展“党建导航,聚力追光”“榜样力量,引领追光”“院校合作,健康追光”“心手相牵,幸福追光”“灯塔伙伴,助力追光”“走进社会,和谐追光”“融爱童行,协助追光”“家园建设,奋力追光”等系列追光活动。伊春市以“助力学习成长”为特色,开展“金秋助学”系列活动,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教育保障,为孩子们更好成长打好基础、做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