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习近平在河北省民政厅召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座谈会
7月12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北省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在河北省民政厅召开座谈会。此后,多省主要领导将与基层贫困群众联系最多的民政部门定为自己的联系点。作为第一批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民政部,精准把握“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除认真完成中央的规定动作外,先后开展了具有民政特色的“部司领导干部访贫问需”、“百名处长进百家敬老院服务”、“千名党员暖千户困难群众” 等自选动作,使活动进行得扎实有效,受到基层和民政服务对象的好评。
2 中央号召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
12月中旬,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带头示范,进一步推动殡葬改革。这是继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等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头倡导实行火葬移风易俗60年来,在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多重要求的新形势下,又一次以中央名义郑重发出的倡导与要求。民政部迅即下发《关于迅速开展宣传和学习〈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的通知》,要求各地广泛开展《意见》宣传活动,认真学习《意见》精神,注重发挥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作用,促进我国殡葬改革事业的长足发展。
3 举国关注的老年保障进入实质操作
全国人大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于今年7月1日生效,同一天民政部出台的《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和《养老机构管理办法》两部新规正式施行。8月16日至18日民政部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召开会议提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尤其是9月6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政策措施和部门责任分解要求,更是标志着举国关心、举世瞩目的老年保障及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国家层面正式提上议事日程,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4 烈士褒扬纪念工作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国家最高领导人逢重大节日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祭奠追思民族先贤与人民英烈,日益众多的烈士纪念场所被纳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行列,清明前夕民政部颁布首个配套《烈士褒扬条例》的烈士安葬工作的部门规章《烈士安葬办法》,6月27日民政部出台《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办法》,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烈士纪念工作的意见》,年内境外烈士纪念工作出现新的进展——众多新闻事件所透露出的信息,使人们有理由认为烈士褒扬纪念工作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5 保护、救助未成年人政策与举措频出
5月6日,民政部发布关于开展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的通知,在全国20个地区开展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6月,民政部、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司法部、财政部、卫生计生委、宗教局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弃婴相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弃婴问题的规范管理;7月,民政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婴儿安全岛”试点;7月10日,全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试点工作推进会在浙江嘉兴海宁市召开;12月5日,在国新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领导进一步阐述了建立弃婴、孤儿保障、流浪儿童及艾滋病感染儿童救助、事实上无人照顾儿童等未成年人保护的政策与措施,提出要编好网、补短板、筑网底、联好网,通过建立健全法制、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完善儿童保护网络、建立儿童保护体系,积极探索完善儿童福利制度、推进儿童保护制度。
6 政府购买服务助力社会组织发育壮大
4月,由王健林、牛根生、黄如论、杨澜等人发起的,中国慈善联合会宣告成立;12月,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成立——诸多事件标志着社会组织日益活跃;而年初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被纳入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重要内容,成立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和城乡社区服务类等4类社会组织可直接向民政部门申请登记;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则为社会组织与社会工作服务的发展,以及中国公民社会的发育壮大提供了史无前例的机遇。作为承担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社区建设职能的民政部门,如何既行使好有关管理职责,又最大限度地发挥“三社”作用,促进社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7 国务院紧锣密鼓推进以法治方式织牢困难群众安全网
李克强总理数次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讨论建立健全我国社会救助制度:10月3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了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制度,推进以法治方式织牢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安全网;12月2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最低生活保障政策落实督察情况汇报,部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低保工作会议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有针对性地健全体制机制,通过强化政策落实、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加强和改进低保工作,努力使困难群众生存有尊严、生计有保障、生活有盼头,并决定将《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针对低保工作的瓶颈,5月24日民政部在广西南宁召开的全国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推进会提出,年内全国将实现30%的地区建立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十二五”末则要达到全面建制的目标。
8 芦山地震救灾迅捷高效展示救灾能力提高
4月20日,四川省芦山县发生7.0级强烈地震。汶川特大地震5年后的这场抗震救灾中,有四个特点引人注目,这就是应急响应更迅速、应急指挥更有序、应急救援更有效、应急保障更有力,充分反映了几年来我国社会加强减灾防灾教育、健全灾害应急体制机制的成效,体现了应有的社会进步。而在灾害频发的这一年,无论是8月发生在东北地区的罕见洪涝灾害,还是10月对浙江一些地方造成重创的台风“菲特”、11月横穿海南广西的台风“海燕”,在各个抗灾救灾战场,日益提高的救灾应对能力,使得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减少到最小的程度。此外,年内在我国多地泛滥弥漫的“雾霾”,则因其变本加厉而被国家和多地列为必须下大力气治理的新型环境灾害。
9 中央召开城镇化工作会议,县改市重新启动
12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召开专题性的全国城镇化会议,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召开的第一次城镇化工作会议,对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思路等多个方面定调。担负行政区划日常工作的民政部门如何作为,成为城镇化大潮中的一个亟待破解的课题。与此同时,今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准吉林扶余、云南弥勒、青海玉树等3个县改为市,经历了三年恢复重建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于11月1日正式挂牌成立作为本年度区划调整的重大新闻,都标志着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县改市”的重新开闸。
10 退役士兵安置政策进一步具体化
今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转发了12个部门《关于深入贯彻<退役士兵安置条例>扎实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意见》,为推进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免费教育培训、扶持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就业创业、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就业,提出了具体化、可操作的政策意见。舆论认为该意见对于保障改革后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安置岗位的落实,对于提升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的就业竞争力,以及对于吸引适龄青年参军服役,均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