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作为一支重要力量,在为民服务、公益慈善、文体活动、矛盾调处、邻里互助、乡村振兴等基层治理领域成为不可或缺的主体。东营市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出台全省首个《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指南》地方标准,全市403个城乡社区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4302个,乡镇街道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实现全覆盖,建成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场所46处,参与社区社会组织人员达到2.5万人,服务城乡居民20余万人。
面对银发经济的浪潮,东营市众多社区社会组织积极行动起来,把千万老人的冷暖挂在心间。以“精准服务”为笔,以“暖心行动”为墨,在老龄化社会的画卷上,书写着“老有所依”的生动注脚。
做“敲开孤独”的陪伴者:让每声问候都有温度
“张阿姨,今天咱聊聊您年轻时的故事呗?”
一句句贴心的问候,一次次耐心的倾听,兴盛社区社会组织“夕拾年华”为老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握着老人布满皱纹的手,让沉积的心事有了倾诉的港湾。他们陪老人回忆往昔、分享近况,用真诚的陪伴驱散孤独的阴霾,让每个午后都成为充满笑声的“暖心时光”。在这里,老人不再是独自守望的背影,而是被用心呵护的“主角”。
做“安全防线”的筑牢者:让每个角落都有守护
“李大爷,这燃气软管有点老化,我们帮您换个新的吧!”
蹲下身子检查电路、俯身查看燃气管道、反复确认门窗锁具……辽河社区社会组织“银龄港湾”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化身“安全卫士”,用专业的服务排查居家隐患,用贴心的叮嘱筑牢安全防线。临走前不忘贴上“紧急联系卡”,让老人知道:无论何时,有人牵挂,有人守护。
做“健康生活”的引导者:让每份关怀都有章法
“王奶奶,您的降压药记得按时吃,早上可以去公园和老伙伴们打打太极呀!”
从合理膳食的菜谱建议,到适度运动的贴心提醒,安宁社区社会组织“安生活.乐夕阳”服务队的志愿者们用“家人般”的细致,将健康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他们相信,用心守护老人的每一份安康,才能让晚年绽放更从容的光彩。
老有所依,是我们共同的约定
在社区的每个角落,社区社会组织传递的温暖故事每天都在发生。赵爷爷说:“他们一来,家里就热闹得像过年!”
孙阿姨说:“看到他们检查燃气的样子,心里踏实多了!”
社区居民说:“这样的关怀,让我们看到了‘远亲不如近邻’的温度!”
这不仅是一次服务,更是一场关于“爱与责任”的接力。社区社会组织用“陪伴+守护+关怀”的立体服务,让“老有所依”不再是口号,而是触手可及的幸福。
编辑: 东营市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