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报|伤心难题的宽心解法——山东省日照市以作风建设赋能殡葬服务提质增效

发布日期:2025-07-29 10:47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号:

“父亲去世后,我正愁着跑各个部门办手续,没想到在手机上填了一张表,3天就办完了医保清算、公积金提取等所有事。”近日,山东省日照市市民高先生展示着手机里的电子回执,感慨这场“身后事”改革让他在悲痛中少了奔波之苦。

这是日照市民政局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生动实践。自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日照市民政局聚焦群众“身后事”办理堵点,用数据“跑路”替代群众跑腿,用流程“减法”换取服务“加法”,让最难面对的伤心难题有了宽心的解法。

数据赋能 信息畅通 服务有速度

“今天去世的来先生的信息已推送到人社局数据后台。”日照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社会化服务科工作人员指着电脑屏幕说,“这里能看到20多分钟前,来先生在家中去世了,街道卫生医疗机构具有资质的医生为他开具了《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以下简称《死亡证明》),这样一来,他的养老金停发等事项就不需要家属再来专门办理,下个月自动生效。”

在日照市政务服务大厅,工作人员轻点鼠标,逝者信息便沿着数据链流向人社、医保、残联、公积金管理等各个部门。这背后,是日照市用数字技术破解“证明难、传递慢”痛点的改革实践。

过去,逝者家属手持纸质《死亡证明》辗转于各部门,不仅易丢失、补办难,还常因信息滞后导致社保待遇停发不及时。如今,日照市搭建死亡信息登记系统,创新推出《死亡证明》电子证照,并推出移动端、PC端两种新模式,同时将5000余名医疗机构、公安部门工作人员纳入电子《死亡证明》开具范围,信息实时上传,形成可追溯的数据链,群众随时可下载打印。

“《死亡证明》数据一推送,我们立刻就能停发下个月的医保,家属不用再跑一趟。”日照市医疗保险事业中心工作人员姜怀梅道出了数据共享的实效。

与此同时,日照市通过搭建跨部门联办平台,打通了民政、公安、人社等多个部门的数据壁垒,将逝者身份信息、死亡时间等关键数据实时共享。“改革后,根据死亡信息实时推送,办事效率和精准度都有了大幅提升。”日照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陈志浩坦言,数据赋能让部门协作从“被动等待”变为“主动响应”。

办事简化 流程再造 服务有精度

“从41份材料减为1套表单,从10次跑腿变成1次掌上申请,这服务真是做到我们心坎上了。”回忆起为母亲办“身后事”的经历,市民李女士对简化的流程感触颇深。

改革前,“身后事”办理是让群众头疼的“麻烦事”:注销户口要跑公安部门,社保清算、领取丧葬补贴要跑人社部门,待遇核算要跑医保部门、公积金管理部门……10多个部门来回转,相同的材料反复交,在手续齐全的情况下,一套流程走完需要跑10次,提交41份材料,办理周期长、时间跨度大,服务效能大打折扣。

日照市通过“党员干部走流程”“社区网格听诉求”等机制,深入查摆问题,依托党建联建机制,组建由民政、公安、卫健等部门组成的“高效办成一件事”攻坚小组,打响数据共享、流程再造“攻坚战”。

他们对重复材料“砍冗余”,对可相互印证的信息“做减法”,把100余项填报要素优化为23项,最终形成1张表单、1套材料,打造“一表申请”。

如今在日照市,42项“身后事”实现线上联办,办理时限压缩70%,实现了电子证照即时推送、待遇申领一表联办、个人证照实时注销、补贴待遇及时停发。2025年以来,累计业务办理量7.2万余件,日均业务办理量350余件次。

指尖操作 群众方便 服务有温度

“同志,我眼神不好,能帮我填下表格不?”在日照市殡仪馆,志愿者接过逝者家属递来的材料,一边耐心询问,一边帮他完成信息填报。这样的暖心场景,是日照市将作风建设成效转化为便民实效的生动写照。

“身后事”办理材料术语看不懂、程序搞不清……在学习教育过程中,日照市接到不少群众反映的问题。为此,日照市创新开展“党建+主动帮办”服务,为群众提供“一对一”指导。

更贴心的是,日照市在有关证明材料的设计上,将复杂的专业术语转化为群众通俗易懂的“白话表述”,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材料帮填帮传”等服务。“以前填表像做考题,现在有‘白话指南’,还有党员志愿者手把手教,咱老年人也不犯怵了。”一位逝者家属指着帮办窗口的指引牌说。

亲人去世了,银行卡里的存款怎么取出来?“客户一趟都不需要往银行网点跑,动动手指就能把钱取出来。”日照银行工作人员介绍,申请人可在“爱山东”APP提交已故存款人小额存款提取申请,民政等相关部门联合验证数据真实性并推送至银行后台,银行工作人员再次审核后,由系统自动对存款账户进行销户,并将资金提取至申请人银行卡。

从“群众跑”到“数据跑”,从“来回问”到“帮着办”,日照市用一项项便民的设计和细致的服务抚平了逝者家属的伤痛,让“身后事”办理既有改革力度,更有民生温度。

群众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日照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市民政局将坚持以便民惠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党建引领—党员带头—部门联动”的系统思维推动改革工作,以作风转变提升服务效能,真正让群众的“伤心事”实现高效办、精准办、宽心办。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