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地名论坛

2025

07/25

16:38:05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分享

趣味地名:历史上三座“滕王阁”,得名竟都源于山东滕州

    坐落在江西省南昌市赣江之滨的滕王阁,碧瓦丹柱、雕梁飞檐、造型雄伟、气势壮观,因“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滕王阁序》而闻名于世,声贯古今。滕王阁与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一起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唐代文学家韩愈在《新修滕王阁记》中写道:“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

鲜有人知的是,这座始建于唐代永徽四年,后又历经二十九次重建的千古名楼,和千里之外的山东滕州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滕王阁为唐朝宗室李元婴在担任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都督时所修建。李元婴出生于贞观三年(629年),卒于文明元年(684年),为唐高祖李渊之二十二子,也是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据《旧唐书》记载:“贞观十三年丙申六月,皇弟元婴封滕王”。李元婴于贞观十三年(639年)被封为滕王,食禄之地在山东滕地(今滕州市)。李元婴从小锦衣玉食,备受宠爱。相传在被封为滕王期间,他曾大兴土木,于滕地建一阁楼,以其封号命名为“滕王阁”,这就是历史上第一处滕王阁。如今,滕州滕王阁早已不复存在,踪迹难觅。

在担任滕王十三年之后,李元婴又被贬苏州,“迁苏州刺史,寻转洪州都督”。他于唐代永徽三年(652年)转任洪州都督。虽然已离开滕地多年,李元婴却始终以“滕王”自居。次年,他因思念滕州故地,又在南昌赣江东岸大兴土木,兴建了第二处滕王阁。历史上南昌滕王阁曾屡次兴废,历经二十九次重建。王勃的《滕王阁序》即创作于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的九月九日,为庆祝滕王阁新修落成的宴会之上。开篇之语“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即点明滕王阁所在地点。文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成为千古绝唱。

十年之后的龙朔二年(662年),李元婴再被调任隆州(今四川阆中)刺史。其间,他又在阆中城北的玉台山山腰处兴建了玉台观和滕王亭,这是历史上第三座滕王阁。此滕王阁原称“滕王亭”,是三座滕王阁中建成最晚的一个。诗圣杜甫曾登临此亭,并留下了两首传世佳作,即《滕王亭子二首》。诗中写道:“君王台榭枕巴山,万丈丹梯尚可攀。春日莺啼修竹里,仙家犬吠白云间。清江锦石伤心丽,嫩蕊浓花满目斑。人到于今歌出牧,来游此地不知还。”

文以楼名,楼以文传。南昌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名贯古今,阆中滕王阁也因杜甫的诗词而闻名遐迩。透过历史的烟云可以发现,两座滕王阁都是由滕王李元婴所修建,而“滕王”之名则源自山东滕州。  

滕州是滕王阁的文化起点,李元婴的封地与首建行为奠定了滕王阁的历史基础,而南昌和阆中的滕王阁则是这一文化的延续与升华。


                                            (来源:齐鲁壹点)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