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地名文化

2025

05/12

15:51:00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分享

博山地名故事 — 域城村名探源

东晋时期,我国西北方有鲜卑、匈奴等五个少数民族,先后在北中国建立了十六个国家,历史上称之为“五胡十六国”。他们之间互相侵犯、掠夺、残杀,使各族人民饱受战乱之苦,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晋孝武帝宁康三年(375),彭城(今徐州)一个姓刘乳名寄奴的贫苦少年,因探亲不遇,流落到青州陇水(即今博山城),以编卖草鞋为生。有一天,他来到陇水西北五里的天齐庙(已毁,故址在今北域城村二龙戏珠湾),见一个年轻妇女正在一棵老槐树下抚琴。正当他听得入迷时,却有两只喜鹊的粪落在了脸上。他一生气,弯弓射箭,只听“嗖嗖”两声,喜鹊双双坠落在那妇女的身边。正当他为自己的箭法庆幸时,只听那妇女伴着悲怨的琴声唱道:

雀儿僵兮雏无依,

雏无依兮何以生……

这时,耳旁传来一阵鸟儿的叫声,他抬头往树上一看,几只羽毛未丰的小喜鹊,正在窝边张着大嘴等食吃呢。这寄奴从小死了娘亲,失去了母爱,受尽了饥寒之苦。此情此景,不由触动了内心的痛处,后悔不该射死那对老喜鹊。

一只在高空盘旋的苍鹰,像是发现了猎物,俯冲下来,向喜鹊窝扑来。只见那妇女不慌不忙。从死喜鹊身上拔下一支翎羽,顺手向苍鹰投去。这羽箭不偏不斜,正中鹰的咽喉……那妇女又用愤慨的音调唱道:

苍天无灵兮纵顽恶,

黄土有情兮暖弱质……

寄奴被这妇女的文才、武功惊呆了,料她不是一般身份的人。正要拜问时,忽然杀来了一支人马,领头的高声吆喝:“抓住卖草鞋的小子!”“不要放跑了晋家派来的奸细!”这可把寄奴闹懵了。细心一想,才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这寄奴从小便喜文好武,胸怀大志,决心要干一番安国定邦的事业。这次他来到陇水后,见此地南峙鲁山之险,西有原山之秀,东依岳阳山为屏。地势险要,为南北通途的咽喉要塞。特别是西北部开阔地带,如建城屯兵,进可以攻,退可以守,乃军家用武之地。他想:可惜今之大好河山,却陷于前秦羌氐族之手。他日我寄奴得志,誓必取之!于是,便一面卖草鞋,一面画《陇水山势地形图》。谁知这事被秦兵发现,竟误认寄奴为东晋派来的暗探了。

寄奴被兵马追赶到恨虎崖(在今大峪口西南),身中数箭,一阵昏迷,从百丈悬崖上倒下来……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寄奴从昏迷中醒转过来。只听身旁有个小孩说:“娘,叔叔醒了。”他睁眼一看,原来自己躺在一间草屋里的土炕上,炕前有个五六岁的小孩,正在用蚂蚱喂几只小喜鹊。他想翻身起来,只觉全身钻心的疼痛,像散了架一样,哪能由得自己!他低声呻吟着说:“我在哪里?”小孩说:“在俺家。是娘从恨虎崖半山腰一棵松树旁把你背来的。娘还满山上采药给你治伤哩。”寄奴问他爹娘是谁,小孩摇着脑袋说:“俺娘不让我告诉你。”好问歹问,才知道这家姓崔,孩子名叫恬恬。

寄奴正在纳闷,只觉香气扑鼻,原来有人端碗鸡汤放在炕前。他定睛一看,这人正是那在古槐下抚琴的妇女。她知道了寄奴的身世和志向后,便指着被血染红了的《陇水山势地形图》说:“看来你是个很有志气的人。已经十五、六岁了,总该有个大名吧?《尚书·康诰》载:‘如亦罔不可敬典,乃由裕民’。我看你就叫刘裕,字德舆好吗?”寄奴连忙说:“多谢恩嫂赐名。”

过了几天,刘裕伤势好转,能下炕走动了。他用石子在地上摆了三座城池,琢磨着如何攻城,谁知恬恬跑过来与他耍闹。刘裕哄他说:“别闹,只要听话,这三座城全归你。”恬恬说:“不要,不要,给我三座真城才好玩哩!”刘裕顺口说:“好,以后就送你三座真城。”恬恬高兴地蹦起来,说:“说话要算数,拉勾!”刘裕拿他没办法,只好伸出食指来与他拉了钩。

又过了一个多月,刘裕箭伤痊愈。妇人一面教他十八般武艺,一面对他开讲《孙子兵法十三篇》。第二年春,听从彭城来的商人说,刘裕的继母患病,全家已迁居京口(镇江)。刘裕是个很重孝义的人,便急忙辞别妇人,直奔京口。临别时,他跪在妇人面前说:“恳求恩师,请以家世相告,便于他日重报大德。”谁知那妇人一听“家世”二字,悲痛万分,泣不成声地说:“江山支离,国破家亡……我,我……”话到这里,再也说不下去了,竟失声痛哭起来。刘裕知她有难言的遭遇,便不再问下去,说:“寄奴他日若得志,定要马踏五域,杀尽胡人,为恩师报仇雪恨!”那妇人大吃一惊:“不!不……”竟昏倒在地上……

晋安帝义熙六年(410),以军功封宋公的刘裕,起兵征南燕,克国都广固城(在今益都县),杀太上帝慕容超,得全齐。旋又回师南下,屯兵陇水。

这一天,宋公刘裕,身穿微服,脚登草鞋,步行来到天齐庙,拜见师嫂。时历三十余年,房屋已为废墟,师嫂、恬恬踪影皆无,不知去向。有人说,崔恬现为北魏大将,道武帝拓跋珪(鲜卑族)以军功赐子爵,食邑冀州绎幕县。刘裕大失所望,坐在老槐树下迟迟不愿离去。只听一阵喜鹊叫声,他更为感慨。让随从将官传令三军:“凡伤害喜鹊者,斩!”并将帅府驻扎在这里。

一天,密探来报:南燕皇姑清平公主曾隐居陇水一带。刘裕正想在这里杀一批“胡人”,为师嫂报仇,以践前言。便下令说:“掘地三尺,也要把她挖出来!”

这慕容清平公主,鲜卑族,是前燕太祖慕容皝的女儿,南燕世宗慕容德的妹妹,太上帝慕容超的姑母,故人们都称她为皇姑。前燕建熙十一年(370),国被前秦灭亡,皇帝慕容暐降秦。因皇姑清平公主才貌双全,便要将她送入皇宫,以讨好秦廷。清平公主一怒之下,与一个心爱的将军结为夫妻,逃避陇水。不久,丈夫被秦军杀害。慕容德建立南燕政权后,曾几次派人来陇水查访妹妹的下落,清平公主早已厌恶了皇宫里的生活,又带着儿子远远地躲藏起来。这内情,刘裕哪里知道呢?

近几天,刘裕的心情特别坏,火爆性子也大得出奇。他命令兵将把方圆几十里内六十岁上下的妇女,全部抓来,逐个审问,但却仍然没有查到师嫂和清平公主的下落。这些被抓来的老太婆们,私下里交头接耳,唧唧咕咕。刘裕很纳闷,便派人暗中偷听。原来他们是在说:“宰了那个小昏君(指慕容超)倒是快解恨的,可为啥要杀皇姑?真是老天爷不长眼,好人没好报呀!”“咱都放开心吧,他们再折腾,也抓不到皇姑,藏得严实着哩!”“只要咱们都咬紧牙说‘不知道’看官兵有啥办法!”刘裕听了报告后,知道老太婆们知情不报,便对她们说:“谁若说出真情,赏银一千两;知情不报,与钦犯同罪!”谁知她们不但不动心,反而一起面朝天齐庙跪下,低声咕叨道:“神灵保佑皇姑,阿弥陀佛……”刘裕勃然大怒,命令弓箭手将她们团团围住,大声喝道:“将她们乱箭穿身!”

正在这个当口,只听远处传来一声高喊:“住手!皇姑我来了!”老太婆们大吃一惊,向远处一看,只见皇姑稳步走了过来。他们一面埋怨:“皇姑,你不该来送死呀!”一面悲痛地哭嚎起来。

刘裕万万没有想到,皇姑会自投罗网。命令将官:“把钦犯抓来!”

几个将官一起向皇姑扑来,刚到身边,只见她两臂轻轻一动,众将官便东张西歪,纷纷倒地。

刘裕好不奇怪。心想:这些将官力大无穷,武艺超群。随我南征北战,屡立战功,今天却为何如此无能,竟在一个近六十岁的老妇人面前变成了“豆腐渣”?正要喝令众将官齐上,只听皇姑怒声说道:“寄奴休得无礼!”

刘裕大吃一惊:这声音好熟呀!此地除了恩嫂以外,有谁会知道自己的乳名呢?他定睛一看皇姑,原来不是别人,正是三十年前的救命恩人,给自己讲《孙子兵法》,教十八般武艺的师嫂!而自己现在所要杀害的皇姑,却偏偏正是她……刘裕悔恨交加,老泪纵横,哪里还顾得上自己这个王公身份和将帅的面皮,“扑通”一声,跪倒在清平公主面前,高声愧呼道:“寄奴叩见恩师!”

晋恭帝元熙元年,已晋升为宋王的刘裕,夺取了东晋政权,登皇帝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南朝宋开国皇帝宋武帝。东晋十六国的历史宣告结束,南朝宋、北魏(鲜卑族)对峙的南北朝时期自此始。宋武帝没有忘记四十一年前与恬恬“拉勾”的事,便在陇水西北天齐庙附近,建立了三座呈品字形的城池,并在此侨置了清河郡绎幕县,为清平公主和儿子崔恬的封地,北宋时称之为“三城”。因系封域之地,故名北、南、东三域城。又因鲜卑族(胡)慕容清平公主居此,俗名“胡城”。当年清平公主隐居的山,名皇姑顶(在今池上镇北部),住过的洞,名皇姑洞。


                                          (来源:博山政务)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