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地名文化

2025

04/14

11:04:31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分享

青岛地名文化——渭田阻击战旧址

地名,是一座城市的记忆密码,承载着历史与文化,诉说着岁月的变迁与人文的积淀。青岛,这座山海相拥的城市,以其独特的地名风貌,勾勒出百年风云与时代风华。从老城区的街巷到海滨的渔村,每一个地名都是一段故事,每一处命名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为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青岛市民政局发布了第二批青岛市地名保护名录。此次名录收录了43处具有历史价值、文化特色和地理标志的地名,旨在传承城市文脉,延续历史记忆。让我们共同关注、珍惜这些地名,让它们在现代城市发展中焕发新的生机,成为青岛永恒的符号与骄傲。

渭田阻击战旧址

渭田,位于莱西市夏格庄镇渭田村。原名“围田”,其名称源于清顺治年间的一段传说。当时的莱阳名宦张梦鲤的玄孙张学敷在此打猎时,目睹金光神兽与奇鸟嬉戏,认定此地为风水宝地,遂建村取名“围田”。后因村周多水,村民将其改为“渭田”,既符合自然环境,也契合现代生态发展理念。

渭田村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历经多次建制变革,从区公所到乡农学校,从日伪区到莱西县,直至1990年莱西设市,渭田村归属夏格庄镇。2013年,渭田社区服务中心成立,标志着村庄迈入现代化治理新阶段。1938年的渭田阻击战,打响了青岛地区抗战第一枪,成为胶东抗战史上的重要篇章。村民用土枪、土炮等简陋武器,英勇抗击日军,展现了不屈的民族精神。

 

渭田村建有渭田阻击战纪念馆和村史博物馆,记录了村民在抗战中的英勇事迹,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陈克杰、张耀东、姜乐山等抗日英雄的事迹,至今激励着后人。渭田村的乡贤文化同样深厚,从清代的张学敷到现代的赵克志书记,历代乡贤为村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精神与红色文化交织,构成了渭田村独特的人文底蕴。

渭田村的文化信息丰富多样,既有传统的历史记忆,也有现代的发展规划。渭田村大事记记录了从建村到抗战的点点滴滴,展现了村民的热血与正义感。改革开放后,渭田村紧跟时代步伐,修路建桥、发展经济,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展现了建设“红色渭田、美好家园”的宏伟蓝图。


                                              (来源:青岛民政)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