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民政厅部署做好清明节祭扫服务保障工作
清明节将至,省民政厅聚焦群众祭扫服务需求,推出一系列便民服务措施,优化祭扫服务,积极倡导移风易俗,全力保障清明祭扫活动安全、文明、有序。
一、积极倡导错峰祭扫。3月19日,省民政厅联合9部门印发《关于做好2025年清明节祭扫工作的通知》,明确2025年集中提供祭扫服务时间为4月1日至7日。各地通过增设服务窗口、延长服务时间、优化服务流程等方式,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祭扫服务。针对清明节可能出现的祭扫高峰,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引导群众错峰祭扫、“云”端祭扫。对规模较大的殡仪馆、公墓和骨灰堂,在4月4日至6日实行预约、错峰、限流等祭扫措施,降低祭扫高峰期人流密度。
二、提供暖心祭扫服务。各地民政部门通过新闻媒体、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公益短信等方式及时发布祭扫信息,以便群众及时掌握祭扫动态。创新“互联网+”服务手段,搭建网络祭扫服务平台,同时保留电话预约、线下服务等传统模式,设立医疗保障点,畅通绿色通道,保障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祭扫需求。积极开展清明祭扫志愿服务活动,协助做好现场秩序维持、文明祭扫宣传,为祭扫群体提供便民服务。
三、守牢守好安全底线。全面排查殡葬重点场所、关键服务环节、重要设备、服务设施及周边环境的安全隐患,做到无遗漏、无死角、无盲区。谋划做好祭扫人员分流、交通疏导等工作,倡导公共交通绿色出行,严防拥挤踩踏等安全事故。多渠道发布祭祀防火信息,增强群众防火意识,组织殡葬服务机构开展消防演练,严格公墓和野外祭扫用火管理,严管严控焚香点烛烧纸、燃放烟花爆竹等行为,加强巡逻和值班值守,严守安全底线。
四、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充分利用清明祭扫契机,积极开展“殡葬管理服务宣传月活动”,加强“礼安齐鲁”品牌宣传力度,倡导鲜花换纸钱、家庭追思、网络祭扫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引导群众自觉抵制低俗祭祀用品和迷信行为。发挥殡葬服务机构宣传阵地作用,组织“殡仪馆开放日”系列活动,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多渠道展示殡葬改革经验、行业发展成果,宣传新时代殡葬职工爱岗敬业新形象,提升社会公众对殡葬行业的认知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