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地名论坛

2025

03/28

16:21:49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分享

曲阜:文脉千年 斯文在兹

曲阜,地处山东省西南部,北负泰岱,南引凫峄,东连沂蒙群山,西俯平野千畴,因圣人孔子而闻名,因儒家文化而闪耀,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曲阜”一名,最早见于《礼记·明堂位》:“成王以周公有勋劳于天下,是以封周公于曲阜,地方七百里,革车千辆,命鲁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东汉学者应劭注:“曲阜在鲁城中,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曲阜正式作为县名,至今已有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

  悠久历史,博大文明。曲阜作为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的重要分布地之一,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这里曾是炎帝旧都、黄帝的出生地,上古传说首领少昊从穷桑登基后迁都曲阜,后葬于云阳山,曲阜故有“少昊之墟”之称。境内的泗河、沂河流域、少昊陵、西夏侯等地发掘出土的大量磨制石、骨、陶器等遗存,是曲阜作为中华文化发源地之一的重要印证。

  从史前时期到西周时期,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造就了曲阜独特的人文风貌。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封周公旦于故奄地曲阜,立国为“鲁”,其长子伯禽代父就封,建都曲阜,形成了规模宏大的都城,直至鲁亡于楚,历时800余年,曲阜成为周王朝各诸侯国中延续时间最长的都城之一。现存的鲁国故城,位于曲阜城区和东、北外围,现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曲阜鲁国故城作为两周时期15项考古发现之一,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图为尼山圣境孔子像。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在曲阜出生成长,求学问道,创立了以“仁”和“礼”为核心的儒家学派。在儒家文化的浸润中,从家风家训到饮食文化,从城市建筑到规划发展,曲阜这座小城处处遍布着圣人的印记。

  “幼承庭训”、“诗礼传家”。两千多年来,孔子的家训代代相传,深深影响着孔氏后人,并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孔氏家学。孔氏家族的子孙不懈于学,在科举考试中,考取功名的不在少数。《孔子世家谱》(1937年版)中记载,孔子后裔中取得功名的总计约有5000人。晚唐时期孔子第四十代孙孔纬、孔纁、孔缄三兄弟先后高中状元,“一门三状元”的故事流传至今。此外,还涌现出了许多学者。西汉时期开创古文尚书学派,为华夏经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孔安国;能诗善文、名列“建安七子”的孔融;清代写出传奇剧本《桃花扇》的孔尚任⋯⋯

 

图为孔庙大成殿

  驻足明故城中,听悠悠钟声敲响,看缕缕晨光洒在孔庙、孔府、孔林上,仿佛仍能穿越时空聆听千年前圣人的教诲。明故城位于曲阜市中心,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的孔庙、孔府、孔林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重要象征,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历史传承、丰富的文物收藏等闻名于世,是研究中国历史、文化与艺术的关键实物资料。

  大成路、大同路、有朋街、陋巷街……近年来,曲阜还深度挖掘儒家文化内涵,在地名命名中采撷儒家思想精华,打造“相约孔子故里 品读地名文化”曲阜地名文化品牌。漫步曲阜的大街小巷,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浸润在重礼崇义的儒家文化中。

 

图为孔府六艺冷盘

  曲阜的饮食文化也因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而精彩纷呈。其中,孔府菜最具代表性。用料广泛、做工精细、善于调味、讲究盛器、烹饪技法全面、制作程式复杂,秉承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观念,孔府菜凝聚着儒家文化特色和底蕴,是中国饮食文化中具有丰富内涵和艺术特质的美食文化瑰宝。孔府菜的形成,还直接影响了中国四大菜系中鲁菜一系的形成。2011年,孔府菜烹饪技艺入选中国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图为尼山圣境一隅

 

图为孔子研究院

  “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如今,以尼山圣境、孔子博物馆、孔子研究院为代表的“新三孔”绽放新的魅力。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甲辰年公祭孔子大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颁奖礼等一系列活动在曲阜举行,使曲阜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汇碰撞中,展现出全新的风貌。

千年曲阜,文脉悠悠。这座承载着儒家文化源流的古城,历史沉淀的厚重与当代创新的活力在此交融。它以文化为魂,让千年儒学智慧浸润现代生活,在守护与传承中续写着东方圣城的新篇章。

                                            (来源:中国民政杂志)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