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推动枢纽型社会组织成为“以社管理、助力发展”的双引擎
发布日期: 2025-03-19 09:04 信息来源: 济南市民政局
信息来源:山东省社会组织管理局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济南全面落实山东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1261”行动计划,聚焦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以社管社、助力发展”的重要作用,大力培育发展党建类、平台类、街镇级、自发类“四大类”枢纽型社会组织,既有力引领和促进了全市社会组织健康规范有序发展,又有力促进了省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仅2024“四大类”枢纽型社会组织引领90余家社会组织参与东西部协作,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搭建合作平台61个,参与制定行业(地方)标准104件,参与招商引资落地项目21个,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开展“邻里守望”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3.3万次,涌现出“老商埠挎包志愿服务队”“老戴工作室”等优秀社区社会组织品牌受益群众达到172.2万人。

一、着力培育“党建类”枢纽型社会组织选取6家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创新推行党建工作站模式,在规范机构设置、选好配强人员、创新工作载体、健全工作机制等方面给予支持,推动每个党建工作站联系指导社会组织及党组织30家逐步成为社会组织党建开展活动、党员教育管理、合作互助服务社会的平台有效破解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谁来抓、不好抓、怎么抓”的难题选取2家枢纽型社会组织在从业人员较多的社工、养老领域创新建立行业党委,协助市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开展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有效破解了市社会组织综合党委人员少、力量不足及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中面临的党组织组建难、作用发挥难、党员教育管理难等工作难题。

二、着力培育“平台类”枢纽型社会组织深入实施社会组织服务平台建设三年计划,依托177家枢纽型社会组织打造社会组织服务平台市级1个、区县级15个、街道(镇)级161个,实现社会组织服务平台市、区县、街道(镇)全覆盖,协助管理机关全面开展社会组织培育孵化、公益创投、信息服务、培训交流等活动,积极引导社会组织有序参与公益服务和社会治理累计孵化出壳各类社会组织432家,开展服务项目564个,接待参观学习382次,获得部、省、市、区县荣誉51个。

三、着力培育“街镇级”枢纽型社会组织组建161家街道(镇)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实现街道(镇)覆盖率100%、街道(镇)负责人任会长比率100%,协助街道(镇)孵化、联系、服务、管理社区社会组织。通过建立社区社会组织骨干人才库15个、吸纳骨干人才8190名、实现骨干人才培训率100%,积极为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赋能;通过创新出台省内首个《街道(镇)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高质量发展工作指引》,建立社区社会组织重大活动向街道(镇)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报告制度,引导社区社会组织规范运行;通过创新建立“需求清单”“资源清单”“服务清单”三项清单制度,推动街道(镇)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公布服务清单1000余条,建立“街道(镇)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社区资源+居民需求+社区社会组织”常态化对接机制,助力解决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通过创新建立“街道(镇)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社区基金”模式,推动105家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担任社区基金执行机构,统筹支持社区社会组织开展为民服务项目,推动社区“小慈善”撬动社会“大公益”。

四、积极鼓励发展“自发类”枢纽型社会组织通过发现、引导、激励、宣传等措施,鼓励济南市商业联合会、济南市章丘区刁镇儒商联合会等社会组织充分发挥枢纽型作用,凝聚、联合同质类社会组织定期开展座谈和会议,共同促进行业发展;鼓励部分社区社会组织自发联合成立枢纽型社会组织,如济南市历下区建筑新村街道和平新村社区益同行联谊会、济南市历下区大明湖街道舜井社区民营企业家联盟、济南市天桥区制锦市铜元局后街邻里守望队等,共同商讨社区社会事务、共同协调社区矛盾、共同解决社区难题。

下一步,济南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发挥四大类枢纽型社会组织双引擎作用,推动全市社会组织为促进省会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济南市民政局

编辑: 济南市民政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