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里有话 | 大集升腾烟火气
汪曾祺先生曾在《食道旧寻》中写道:“我是很爱逛菜市场的……看看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如今,这种“生之乐趣”正在被年轻人重新发现。在不少地方的大集上,出现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身影,“年轻人赶大集”成为新潮流。
年轻人为什么爱上“赶大集”?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大集足够鲜活、足够热闹,热气腾腾的烤红薯、现炒现卖的家常菜……充满生活气息的商品琳琅满目,各色“接地气”的美食令人目不暇接、满口生津。在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中,人们边逛边看、边买边吃,遇到熟人就停下来聊几句,在慢节奏中触摸市井温度、体味寻常幸福。又如,大集让人觉得足够真实、足够踏实,“没人能空手走出大集”“挑战全家赶集花150元”……大集的实惠真心实意。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年轻人被各种精致的消费主义包围,重返大集也是年轻人打破“精致”束缚的方式之一。
充满烟火气的大集是幸福感的“加油站”,但也要看到,有些大集仍有改进提升的空间。有些大集的卫生环境欠佳,食品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有些大集的基础设施有待完善,管理服务也有待加强。不久前,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行动计划,提出以“千集万店”改造提升为抓手,到2027年改造5000个乡镇集贸市场(商贸中心、市集等)和5万个左右农村便民商店。推动集市改造提升,不仅能为民众生活提供便利,还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当然,改造提升应该因地制宜,避免“千集一面”,让大集升腾起原汁原味、独具特色的烟火气。
“赶大集”的火爆,映射出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印证着乡土中国一直如此可爱、如此年轻。不必收拾行装,不必周密计划,打听好时间就去赶一场大集,相信可以满载而归、尽兴而返。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