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东西部协作部署,威海市民政局协作帮扶的是重庆市云阳县。工作中,按照“云阳所需、部门所指、社会组织所能”的路径,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各类资源优势,在资金支持、社会帮扶、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旅游发展等领域深入探索,助力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工作走深走实。
一、周密谋划和推动社会组织参与东西部协作。一是精心安排部署。会同发改委、乡村振兴局等部门印发《威海市动员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将社会组织参与东西部协作纳入重点工作同步部署。同时,密切联系发改部门,获悉社会组织参与东西部协作任务目标,统筹协调、搭建联动交流协作平台,为工作有效开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广泛动员引导。发布《社会组织参与东西部协作倡议书》,鼓励社会组织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密切配合、积极响应业务主管或行业管理部门号召,为协作地区助困扶弱、富民增收、产业振兴等工作贡献力量。同时,还通过各类会议、政策培训、调研座谈等形式,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三是完善激励措施。将参与东西部协作纳入等级评估指标,根据捐赠款物、消费帮扶等具体情况给予不同加分奖励。对在年报中体现参与东西部协作或及时报告参与协作成果的社会组织予以通报表扬,并在各级荣誉表彰争取中优先推荐,激发参与热情。
二、推动民政主管社会组织在协作帮扶中打头阵。一是强化供需对接。赴云阳县开展实地调研,与当地民政部门对接,深入了解实际需求,建立信息资源交流共享机制,在社会组织培育、参与地名文化宣传保护等方面达成协作共识,推动社会组织参与东西部协作的需求与资源精准对接,加速成果转化落地。二是精准对接支援。去年,威海市慈善总会、荣成市慈善总会向云阳县捐赠140万元,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和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为重点,支持当地探索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模式,协助建设兴民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入驻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行业协会8家,培育出壳2家。培养了一批基层专业服务人才,社会组织公益服务意识、组织管理水平、资源整合能力,参与基层治理水平进一步增强。三是拓宽帮扶领域。威海市环翠区、文登区、荣成市、乳山市4家慈善总会分别与云阳县巴阳村、建兴村、永福村、马安社区签订结对协作协议,围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副产品销售、助困扶弱等方面提供技术指导、信息资源对接、物资捐赠等帮扶支持,营造社会组织参与协作良好氛围。
三、引导支持社会组织全面参与“四大”协作行动。一是开展消费帮扶。威海市川渝商会与云阳晓艳农业开发公司签订50万购销合同,发动会员企业购买云阳农副产品,助民增收。春节期间,威海市开设了云阳消费帮扶特产馆,借助社会组织点多面广的优势,调动会员积极性,广泛发动群众采取“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方式,踊跃参与消费帮扶新春行动。二是立足产业合作。威海市旅游行业协会深化两地文旅资源对接,达成“万名山东人游云阳”共识,开展游客互送。威海市工商联率威海浙江商会、温州商会、青商会代表赴云阳参加东西部协作座谈,研究两地民营企业参与重点项目、“万企兴万村”行动,加快构建“威海研发+云阳制造”的产业协同发展体系。三是携手共促就业。人社局加大对云阳的劳务输转和就业帮扶力度,依托人力资源服务业协会开展劳务协作、技能提升培训和招聘活动,广泛摸排会员企业用工需求,筛选优质岗位2000余个,赴云阳县开展“点对点”招聘活动,并为务工人员提供岗前培训、技能培训,已吸引首批47人来威工作。四是助推医教发展。配合妇联、教育、卫健等部门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组团式”帮扶。女企业家协会先后捐资10万元,在教育、医疗等方面为云阳县困境儿童提供帮扶,惠及50个家庭。教育学会、医学会、中医药学会先后动员11名老师、52名医疗专家到云阳开展支教支医、人才交流协作,为促进双方医疗教育事业协同发展贡献威海社会组织力量。
今年,威海市民政局将严格按照各级要求,继续探索“政府引导+部门协同+社会组织参与”的工作模式,通过发改部门厘清工作目标,找准社会组织参与协作切入点。市慈善总会将继续列支20万元,支持两地社会组织孵化园建立会商和联络协调机制,为社会组织培育和实施公益项目提供指导与服务。积极推动各级慈善总会与西部结对村在物资捐赠、助农增收等领域深化帮扶协作。同时,将参与东西部协作嵌入社会组织管理工作中,会同各行业管理部门织密服务网络,在深化消费帮扶、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文旅互动、医教互助等方面持续激发社会组织参与动能,不断拓展协作广度深度,推动两地优势互补、双向促进。
来源:威海市民政局
编辑: 威海市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