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西市望城街道办事处正东8里处,有两个相邻的村庄:东贤都和西贤都。根据史料记载,这里曾叫“仙洞”“选栋”,后来才变为贤都。
《莱西县地名志》记载,据传在明永乐二十一年,王氏由云南大理迁此建村时,发现有人居住过的洞穴,误以为是仙人洞,于是取村名为“仙洞”。
洞穴位于现西贤都村的村西。1957年冬,西贤都古文化遗址在这里发掘。该遗址属于龙山文化早期,距今约4300多年。
“仙洞”变为“选栋”,则与清代这个村出过的举人臧毓焯有关。臧毓焯于同治壬戌(1862)年乡试中举。在臧毓焯的乡试朱卷当中,他的家族信息和居住地是这样填写的:始祖贵,前明永乐二年自河南徙居莱阳,世居选栋村。后面又标注说“城西五十里选栋村”。臧毓焯朱卷中的“选栋村”属烟台莱阳,怎么会与青岛莱西的贤都村有关?原来,莱阳和莱西原是一个县,都属烟台地区,后来才分开治理。此后,莱西又划归青岛。现在的贤都村到莱阳市中心差不多就是50里。当地人认为,由此可以判断出,乡试朱卷中提到的“选栋村”,就是现在的贤都村。
不过,民国版《莱阳县志》中已不见“选栋”的称呼,而代之以“贤都”。县志称:“臧氏,清孝廉毓焯之族,居五区贤都村。”
综合上述信息来看,在臧毓焯参加乡试时,“仙洞”的旧称已经被“选栋”取代。而在此之后、最迟至民国修县志之前,“选栋”又改为了贤都。“贤都,意为‘贤人之都’‘尚贤之都’。”这是现在的当地人对村名的解释。
(来源:农村大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