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经纬

2025

03/10

17:12:40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分享

博山地名故事 --二郎山童话

博山民俗以为,山上的树木杂草,是龙王爷的胡须毛发,谁要是破坏了它,龙王爷必惩罚他。古时候,在博山源泉的小南山上,住着大郎、小郎兄弟俩,这山便叫二郎山。

 

大郎忠厚勤奋,他封山整穴造林,采种撒播育草。他还从泰山引来了松树苗,在山头镇东岭建成了万松山;从东北运来榆树苗,种在池上陈疃一带;从柳江引进柳树苗,植于南邢附近;从长安弄来了梓树苗,栽于李家乡胡林山间。至今博山还流传着“陈疃榆,南邢柳,胡林的梓树打不走”的歌谣。

小郎,生来吊儿郎当,不是伐树烧木炭,就是毁林开荒地。至今池上乡的皇姑顶、源泉的三太山、西河的大奎山等,仍然光秃无树,可作见证。由于毁林开荒,造成了水土流失,使江河湖海水变浑,泥沙石块淤成丘,因此触犯了龙王爷,他便命令虾兵蟹将发来了大水,想惩罚小郎。当大水淹没二郎山时,龙王爷才想起大郎也在二郎山上,便急忙用尾巴将大郎卷起,想抛送到鲁山顶上躲避。谁知用力过猛,竟将大郎抛送在李家乡的东山上,虽然这山比鲁山矮二百米,但大郎却太平无事地活了下来。从此,这座山便叫太平山。小郎被洪水冲得遍体鳞伤,淹死在西边小山峪里,打这以后,这小峪便叫死人峪。

大水过后,水井淤平了,禽畜冲走了,用具不见了。龙王爷觉得对不起大郎,便在泉河东岸给大郎开出了清泉水,送来鸡、马、鹿等禽畜。大郎重整了家业,又开始了封山植树,管护林火。由于大郎的艰苦努力,荒山变绿了,河水变清了,六畜兴旺了,五谷丰登了。因大郎绿化有功,在他结婚时,龙王爷派龙子送来了八抬大轿接新娘,婚后夫唱妇随,幸福美满。大郎死后,龙王爷在李家乡西边给他修了油篓坟。捉来一只黑虎护坟守灵。后来,这坟就变成了海拔850多米高的油篓寨。那只黑虎也变成了海拔860米高的黑虎寨。其他东西也都变了:鸡飞到太河变成了金鸡山;马和马鞍变成了马鞍山;鹿变成了鹿角山;八抬大轿变成了轿顶山。只有泉河头的泉水,现在还汩汩地流着。

    

                                                   (来源:博山政务)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