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2025

03/10

17:08:56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分享

济宁市纸坊镇以路名赋能 铸乡村振兴典范

近年来,济宁市嘉祥县纸坊镇聚焦实施“乡村著名行动”,持续丰富地名内涵,加强地名文化传承保护,以地名赋能乡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

 

摸排挖掘,构建地名资源“体系网”。强化组织领导,系统推进实施。将“乡村著名行动”列入镇重点工作清单,成立地名工作领导小组,选聘6名德高望重、熟悉纸坊历史文化的老模范和老教师,组建专业化的地名工作队伍,为纸坊镇地名挖掘保护和利用工作提供专业化、本土化的意见和指导,确保地名工作科学、规范、有序开展。开展专项摸排,建立资源名录。深入实施“乡村著名行动”,探索创建“政府+社会”工作模式,成立“村庄地名信息员+志愿者”等多元参与的地名工作队伍34个,通过召开会议、社会征集等方式,打牢乡村发展基础。创新方式路径,打造品牌特色。深入推进“地名+治理”工作模式,“马隋路”以村庄命名方式入选省级“四好农村路”;“焦王路”“圣灵街”等老地名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实现“地方地名文化、乡风历史传承”双发展;“山河新村”“南山新村”等一批展现美丽乡村风貌的村名,让乡村地名有看头、有内涵、有讲究。

整合资源,激发乡村振兴“新引擎”。“地名+产业”,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积极宣传塑造“乡字号”农产品、“农嘉宴”等本地品牌,培育“李村金太阳山杏”“东纸坊樱桃”等6个地名文化农产品品牌,“九顶山桃木炖鸡”“纸坊肠汤”等地名特色食品品牌,强化农产品的地理标志及地名属性,释放乡村经济发展潜能。打造钓鱼山蔬菜种植基地,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80万元以上,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地名+旅游”,助力乡村旅游兴盛。充分发挥地名文化优势,推出“青山寺—法云寺—东方左岸假日小镇”“隋庄—青山”等地名旅游路线5条,“樱花大道”“左岸路”“杏花街”等成为群众旅游打卡新地标。2024年,成功举办武翟山杏花节、左岸露营音乐节等文旅促消费活动12场,累计吸引游客120余万人次,促进了地名与文旅的深度融合。“地名+人才”,助力乡村人才培育。依托地名文化,打造朱街村、武翟山村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学院2处,组织乡村干部、致富带头人到培训学院接受地名文化和致富技能培训,提升人才队伍专业能力、管理水平,为建设乡村振兴贡献人才力量。

 深耕细作,凝聚地名保护“向心力”。开展“入网上图”。做好采集上图小程序推广应用,推动快递物流综合服务点、农家乐、采摘园等地名上图,夯实“数据底座”,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精细服务,使之成为振兴乡村、发展经济的“文化路”“致富路”“观光路”。全面系统梳理。镇民政办协同交通、文旅办等部门,全面排查乡村地名命名现状。广泛征求民意,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走访入户等形式,完成乡村道路命名摸排142条,确保地名命名科学、规范、合理,符合群众意愿。做好文化传承。围绕地名文化品牌,协助县委宣传部、县融媒体中心拍摄在央视、山东卫视等省级以上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武梁祠》;同步录制《探秘嘉祥武氏祠》《武氏祠:刻在石头上的记忆》等系列宣讲视频,充分展示武梁祠地名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


                                               (来源:人民网)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