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因地制宜 改革创新 积极探索老年助餐发展新模式
老年助餐服务既是牵动亿万家庭的家事,更是关乎国之大者的大事。菏泽市民政局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围绕解决老年人“一餐热饭”问题,积极探索老年助餐可持续发展新路径,创新探索“慈善暖菏餐”品牌,切实守护好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
一、坚持高位推进,凝聚工作合力
市民政局党组高度重视老年助餐服务工作,多次向市委、市政府汇报争取支持,提请把发展老年助餐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和重点民生实事,列入2024年改革工作要点,作为“一号民生工程”重点推进。一是上下联动发力。市民政局党组将老年助餐工作列入“头号工程”,组织召开调研座谈会、推进会8次,摸清底数和实情,针对性指导成武县探索出助老食堂的“三五工作法”,并于去年8月在成武召开全市助老食堂建设推进现场会议,大力复制推广经验,各级民政部门充分学习借鉴,立足县区实际,推动老年助餐破题起步。二是完善制度机制。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印发了《助老食堂建设指导意见》,从服务内容、考核评估、补贴办法、职责分工等方面提出要求,明确食堂选址、食堂分类、管理规范、补贴标准以及镇街、村居和部门相关责任。三是强化部门联动。联合11个部门下发《关于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的实施方案》,明确部门职责,合力推进老年助餐服务工作,为县乡发展助老食堂提供了工作标尺、明确了发展方向。
二、坚持因地制宜,增加供给路径
老年助餐模式刚刚起步,全省乃至全国没有“标准答案”可复制可借鉴,市民政局党组坚持实事求是,注重整合资源,因地制宜指导成武县探索的5种助老食堂建设模式,灵活解决城乡老年人就餐难问题,得到了省民政厅充分认可和关注。一是“幸福院+助老食堂”。依托农村幸福院原有餐厅、厨房改建87处,既有效解决幸福院利用率不高问题,又降低了食堂建设成本。二是“党群服务中心+助老食堂”。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改建32处,发挥党建引领优势,配备由村(社区)干部、志愿者、公益岗等人员组成的专兼职服务队伍协助运营,并定期组织观影、健身、演出等文娱活动,为老年人精神生活“加餐”。三是“村级饭店+助老食堂”。依托村级饭店,综合考量就餐人数、老年需求等改造26处,增加助餐服务功能,打造村级饭店助老食堂。四是“共富工坊+助老食堂”。推动“共富工坊”与助老食堂一体建设或毗邻建设,建设“共富工坊+助老食堂”23处,“共富工坊”为老年人提供简易手工工作,老年人完成工作后可直接去助老食堂就餐,同时,将工坊的部分集体收入留作食堂运营储备金,实现老年人增收、共富工坊降本、助老食堂盈利的三赢局面。五是“闲置学校+助老食堂”模式。利用闲置学校、幼儿园,打造村级“养老驿站”8处,拓展就餐功能,实现闲置资源再利用。
三、坚持群众立场,创新“慈善暖菏餐”品牌
为避免老年助餐工作“福利泛化”,使老年助餐设施更精准服务于最困难、最有贡献、最急需的老年人,市民政局党组坚持“把屁股端端坐在老百姓这一面”,经过多轮次调研论证,决心为因病住院的低保、特困、低边等特殊老年人送餐配餐,出台《关于开展特殊群体老年人助餐工作的指导意见》,将党委政府的关怀送到他们的心坎里和餐桌上,擦亮独具菏泽特色的“慈善暖菏餐”老年助餐服务品牌。一是坚持公益属性定位。从县级慈善资金、福彩公益金中支出资金,依托临近县区重点医院的便民助老食堂,统一悬挂“慈善暖菏餐”标识,对县域内低保、特困供养、低保边缘户及劳模、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烈属等人群中60岁以上人员在住院期间送餐实行全免费,对陪护人员送餐收取成本费。同时积极为助老食堂周边其它特殊群体老年人提供就餐服务。二是不断优化送餐流程。在送餐医院住院窗口张贴告示,引导特殊群体老年人住院治疗期间主动提出送餐需求;食堂通过数据对接、查询,精准甄别特殊群体老年人;医院每天统计汇总第二天用餐人数,食堂根据统计结果,按照每周菜谱统一制作餐品,餐品由“慈善暖菏餐”志愿服务队统一配送。餐盒统一印制“慈善暖菏餐”标识,注明“XX民政局”“XX慈善总会”。三是持续加强运营管理。由社区党支部书记担任助老食堂主任,其他社区班子成员协助抓好食堂日常的管理和服务。同时食堂建立健全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运营管理制度与监督检查制度,助老食堂从业人员均持有健康证明上岗并已接受岗前培训。目前,成武县、曹县自设立试点以来,累计送餐7000余人次,切实把温暖送到了最需要政府关怀的困难群众手中,受到上级民政部门和社会广泛好评,《中国社会报》春节前作了专访,即将在全国报道推广。
四、坚持灵活多样,确保持续运营
助餐模式方向行不行、举措实不实、成效好不好,关键是看老年人受不受益、满不满意,能不能长期办下去、开得好。市民政局党组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指导各县区加强政策扶持、统筹利用资源、灵活运营模式,推动老年助餐改革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是拓展服务对象内容。指导助老食堂在满足老年人助餐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将民政兜底保障对象纳入服务范围,提供优惠政策,增加适老为老服务内容,面向全龄段居民服务。鲁西新区4处助老食堂,为老年人及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优惠助餐服务,60岁-79岁老人补贴2元,80岁及以上老人补贴3元。在此基础上,孤儿免费就餐,困境儿童补贴3元,残疾人分级分类补贴2-3元,对普通消费者提供12-20元不同档次午餐并提供外卖服务。成武县孙寺镇刘王庄社区助老食堂创新开设“餐前小课堂”,为老人们讲授养生保健常识,同时组织志愿者免费为老人提供理发、量血压血糖等服务,让老人们胃暖心更暖,固定就餐人数持续增加。二是拓展经营模式。指导助餐服务与民政业务融合发展,拓宽多元渠道,降成本增收入,确保服务可持续。成武县九女集镇吕庄村支持助老食堂承接红白事宴请,对响应移风易俗号召的红白事推出低价桌餐、大锅菜等,将助老食堂打造成移风易俗的阵地,实现了减群众负担、增食堂收入的双赢局面。成武县汶上集镇便民大食堂为老年人分配“一分田”种植蔬菜,种植收获小部分用于食堂食材,大部分对外售卖,既提高老年人收入,又降低食堂采购成本。三是拓展支持力量。注重发挥慈善和社会组织力量,加强业务指导,引导公益慈善组织参与老年助餐服务,多元助力老年助餐工作发展。巨野县柳林镇、东明县陆圈镇动员企业、爱心人士踊跃向捐赠,以慈善资金助力食堂发展。发挥社区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和网格员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力量,成武县古城社区为社区33户孤寡病残等居民提供送餐助餐服务。
老人助餐服务,承载的是烟火日常,传递的是民生温度。菏泽市民政局将深化改革创新,积极稳妥发展老年助餐工作,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就近便利、可持续发展的老年助餐服务体系,切实将好事办好,为老人的幸福晚年增添更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