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又多了一家团圆,真好”

发布日期:2025-02-10 09:49 来源:中国社会报
字号:

新春佳节期间,山东省菏泽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及时为流浪乞讨等临时遇困人员提供暖心救助,用实际行动守望万家团圆。

2月2日上午,记者见到菏泽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李群雷时,刚刚值完夜班的他一脸疲惫。但看到民警又送来了一位临时遇困人员,他立马打起精神投入到工作中。“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他和同事问道。

经询问得知,临时遇困人员刘某今年48岁,家住郓城县的一个小村庄,因务工不着在外漂泊。“我想回家,我已经好几年没回去了。”刘某从一开始的沉默到慢慢敞开心扉,表达了想和家人团圆的愿望。核实刘某的身份后,站长吴波考虑到交通等因素,当即决定护送刘某返乡。

拿上行李、准备回家与亲人团聚,刘某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春节期间,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菏泽市救助管理站上演。为确保救助及时,该站加大街面巡查力度,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帮自行返乡的人员购买车票、准备方便面和矿泉水等物资,对无法自行返乡的人员进行全程护送。“针对春运期间临时遇困人员购票难、无法及时返乡的问题,我们积极联合铁路部门开通绿色通道,帮助他们回家过年。”吴波介绍说。

回想起除夕夜的那次护送返乡经历,吴波感慨万分:“通过我们的帮助,又多了一家团圆,真好!”

1月28日除夕夜,菏泽市救助管理站值班室灯火通明,吴波、李群雷等人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密切关注着监控屏幕和热线电话。当晚8点左右,监控屏幕显示大门口有一个男孩。经询问,该男孩今年17岁,家住单县,因家庭矛盾离家出走多日。

一开始,沟通并不顺畅。“孩子还在和父母赌气,不跟我们说家里的电话。”吴波回忆说。经过一番劝说,男孩终于松口:“我想回家过年。”

“联系上男孩父母时已是晚上9点多,从救助管理站到他家有70多公里,开车需要1个多小时。为能让孩子赶在晚上12点前到家,我们和他父母商量后,决定送他回家。”吴波说。

将近晚上11点时,菏泽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将男孩送回了家,还叮嘱他的父母多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教育孩子时要有耐心。

等到李群雷和同事完成护送工作再次回到救助管理站时,已过午夜12点。“这个年过得很有意义!虽然天气很冷,但看到他们一家人团聚的那一刻,我心里暖暖的。”李群雷说。

菏泽市救助管理站全年不打烊,成为流浪乞讨等临时遇困人员的温馨港湾。“为推进救助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我们先后参与起草了《救助管理机构基本规范》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与服务规范》两个山东省地方标准。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守‘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深化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工作,全方位提升救助管理工作质效,为流浪乞讨等临时遇困人员提供高质量的救助服务。”吴波说。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