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抓规范化建设 提升救助管理服务质效
近年来,山东省泰安市救助管理站紧紧围绕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救急难的工作要求,坚持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并重,扎实开展救助管理机构规范化创建工作,推进区域救助管理一体化发展,促进救助管理服务质效提升。
抓机构建设。为合理优化布局,方便临时遇困群众求助,在火车站、汽车站附近设置城区救助点;在救助管理站内增设档案室、视频会议室,调整设置社工、寻亲、心理工作室等功能室。同时,对所辖新泰、肥城、宁阳、东平的4家县级救助管理机构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业务指导,组织召开全市救助机构交流会,落实各县级救助管理机构的专(兼)职工作人员,开展从业人员业务培训,充分发挥学习平台效能,强化县级站功能,有效促进县级救助机构发挥职能作用,及时发现并妥善照料受助人员。2023年,帮助县级站寻亲成功63人,沟通协调疑难个案10余起,协助护送返乡27人次。
抓流程标准。以市救助管理站业务骨干为基础,吸收各县级站力量,组成团队,汇编救助管理机构规范化建设文件,涵盖受助人员入站、核查甄别、健康管理、照料服务、离站管理、护送返乡、安置、社工心理工作等救助的全过程。多次就制定救助机构规范化建设文件征求各县级站意见,实现市县两级救助站统一规范标准,进一步提升救助管理规范化水平。
抓落户安置。全面落实属地责任,对查找不到户籍信息、滞留在救助管理机构或救助管理机构定点医疗医院超过3个月的救助对象,出台《关于滞站满3个月查无户籍人员的安置规范化流程》,规范此类人员的安置、落户流程。泰安市救助管理站长期滞留人员报批后由市社会福利院长期安置落户,各县级民政部门也落实了长期安置机构,落户安置人员可享受医疗、养老等福利政策。同时,通过“抖音寻人”平台,为已落户安置人员继续开展寻亲服务,建立寻亲服务长效机制。
抓源头治理。建立市级流浪乞讨人员动态信息管理库,对被救助3次以上的泰安户籍易流浪走失人员,在送回户籍所在地的同时,给当地救助管理机构发函提醒予以关注。设计《易走失人员回乡稳固走访表》,社工定期对入库人员进行入户回访,及时了解其生活现状。对符合社会救助政策的人员,协助其落实相关救助政策,尽量避免重复流浪。
抓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制定安全管理责任清单、安全管理风险点清单,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对存在的问题风险及时研究解决,确保安全隐患及时排除。完善救助机构的突发重大公共事件等应急预案,邀请消防人员定期对救助站工作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器械使用以及消防演练,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网络,保障救助管理机构安全发展。
抓信息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市、县、乡、村四级救助网络作用,全面推行以市救助管理机构为中心、县区救助管理机构和城区救助点为依托、88个乡镇民政办为基点、3687个村(居)委会为触角的四级联动管理工作体系,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共享救助资源。市救助管理站依托信息平台,对区域内的流浪乞讨人员和临时遇困人员救助统一调度指挥,形成全市流浪乞讨救助工作“一盘棋”,实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确保流浪乞讨及临时遇困等需要帮助的人员“应救尽救”。
来源:中国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