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信息

2024

09/18

15:09:39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分享

探索地名融合发展 推动和美乡村建设

近年来,山东省东营市创新乡村地名信息规范应用,推动“乡村著名行动”与文化传承、邮政寄递、产业发展、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不断扩大地名赋能作用,有力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健全机制

东营市民政局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重视,将“乡村著名行动”写入《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将乡村地名管理服务和地名文化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地名管理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同时,该市深入挖掘黄河口地名文化价值,培育打造以市级“齐风吕韵·大河之洲”为主、各县区“一县一品”为辅的地名文化品牌矩阵。探索构建以弘扬黄河口地名文化为核心,与文创、彩票、摄影、书法、科研多元融合的“一核五链”地名文化保护模式。

此外,该市还制定“乡村著名行动”工作指引,细化乡村地名建设标准,创新建立工作规范,对全市乡村地名建设的基本任务、建设标准和具体要求进行了细化。建立地名“备选采词库”,形成命名程序、名称选择、参与人员、命名理据全过程标准化链条,有力解决“乡村著名行动”推进过程中缺少谋划、盲目无序、标准不一等问题。自2023年“乡村著名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已规范命名乡村地名2500个、设置维护乡村地名标志3.3万块。

深化融合

融合邮政。东营市民政局开展“乡村著名 邮路畅通”创新实践活动,联合市邮政管理局聚焦“快递下乡进村、农产品出村进城”破题,打造首批200个村级试点,推动乡村各类邮寄服务园区、站点地名信息精准上图,建立起“多家融合、一仓分拣、专线直达、多点投放”的邮政服务网络体系,实现快递配送精准到户,打通城乡资源双向流动的“最后一公里”。

融合文旅。东营市举办“黄河口地名文创大赛展示暨‘乡村著名行动’启动仪式”,推动乡村地名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立足黄河口独特地理区位优势,创新开展乡村小微地名保护行动、文化挖掘保护传承工程,33处地名入选省、市级地名文化遗产;以地名为核心,融合当地非遗、特色民俗资源,市民政局联合市文旅局推出“黄河入海·韵味东营”“黄河印记·乡土东营”“黄河古韵·人文东营”3条非遗特色线路、22处非遗参观点,绘制“好客东营”“好品东营”地名旅游地图。

融合产业。东营市开展地名产品赋能工程,把地名文化与地方优质特色产品商标相结合,以“地名+农产品”模式打造农产品品牌,放大农产品地理标志价值和品牌效应,培育打造了一批“乡字号”“土字号”特色农产品,如垦利区黄河口大闸蟹多年蝉联“中国十大名蟹”称号,有力提升地理标志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融合社会治理。东营市强化乡村地名命名,规范设置村牌、街路巷牌、门户牌等标志,实现对路街巷住户的精准定位,助力织密乡村治理微网格,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度。同时,积极对接大数据、公安、司法、政务服务热线等数据平台,丰富地名在消防救援、医疗急救、受灾救助、民生保障等场景的应用,创新开展“地名+救助保障”行动,将低保对象、孤老孤残孤儿等困难群众的地理位置上图标注,方便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入户走访、照料探望,目前已累计开展相关志愿服务1000余次,帮助解决村民身边急难问题760余件。

绘制图谱

东营市通过整合市县乡三级行政区划设置、已勘定的行政区域界线数据、各类型乡村地名数据、乡村标准地址数据等,开发建设地名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向公众开放地图、地名现状、地名来历、历史沿革、地名风采等标准信息。同时,提供地名命名更名、标志管理、备案公告审批审核等业务网上办理服务,不断促进地名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升地名公共服务水平。

东营市还依托“乡村著名行动”地名采集上图微信小程序,为每个镇街配备3—5名地名信息员,专职负责地名信息采集工作,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地名信息录入,引导村民自主上传乡村旅游风景区、民宿、农家乐、农场、采摘园等信息,并与高德、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地图实现共享,实现乡村地名信息应收尽收、常态更新。目前,已累计采集上图乡村地名信息1600条。


                                          (来源:中国社会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