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日照市民政局认真落实山东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1261”行动计划,按照“强规范、严登记、重监管、激活力”的工作思路,着力构建四大机制,激活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内驱力”,促进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率”字当头,做精政策引领,社会组织顶层设计全面夯实
政策引领促进规范发展。在全省率先制定社会团体内部管理制度示范文本、项目财务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指导社会组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引导规范财务管理。制定社会组织重大事项报告办法,推动社会组织履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印发社会组织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办法,推进社会组织信用体系建设。
政策引领凝聚监管合力。印发加强全市行业基层党建工作的通知,明确56个市直部门对社会组织的党建管理等职责,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印发促进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20条工作措施,对16个重点部门综合监管责任进行明确。制定加强和改进民政主管社会组织管理服务的意见,从强化管理职责、规范业务活动等5个方面强化民政主管社会组织的管理服务。
政策引领激励作用发挥。印发《党建引领街道(乡镇)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推动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发挥作用,助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格局。制定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服务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社区社会组织“微创投”大赛实施方案等2个文件3个示范文本,激发社会组织服务高质量发展和参与基层治理积极性。
二、坚持“严”字打底,做实登管协同,社会组织登记质量明显提高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履行“三个双”登管协同机制,即通过“双告知”,定期将社会组织登记、党建信息告知申请人和有关部门;通过“双随机”,民政、审批、业务主管部门和会计师事务所实施联合现场检查,实现“分散作战”向“集中作战”转变;通过“双公示”,将行政审批和行政处罚信息依法公示。今年以来,在“信用日照”平台公开信息1300余条。
建立会商研判机制。通过随时会商、专题会商等,完善意见征求机制,会同审批等部门及时解决痛点、难点问题。上半年,市本级开展联合预审30余件次,召开业务主管部门联席会议、专题会商2场,推动社会组织登记质量不断提升。
建立联网联动机制。上线“民政验资通”,搭建全面、精准、便捷的政务服务平台,实现社会组织“免费验资”“秒批秒办”,让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脚”。今年以来,累计办理9件,“减时长”约45个工作日。以购买服务方式开展法定代表人离任审计,减轻社会组织负担,保证审计结果公正。2022年以来,共办理法人离任审计212件,为社会组织节约审计费用15.3万元。
三、坚持“实”字发力,做强执法监管,社会组织风险得到有效防范
强化教育指导当“领唱”。充分利用社会组织备案、监督检查、执法约谈等时机加强普法教育。创设“青益学苑”,累计开展培训47场,覆盖社会组织合规建设等9大模块。
聚力执法监督当“主唱”。采取双随机联合实地抽查、重点检查与书面材料审查相结合方式加强执法检查。2022年以来,市本级累计开展双随机抽查社会组织264家,撤销“僵尸型”组织90家,处理非法社会组织线索30余条。
统筹多方发力齐“合唱”。形成由民政部门牵头、职能部门参与、业务主管单位和行业管理部门配合的社会组织综合执法监管机制,在打击非法社会组织、“僵尸型”社会组织清理整治、双随机抽查等工作中形成合力,绘制社会组织监管一张图。
四、坚持“效”字落地,做优培育发展,社会组织服务水平提质增效
在支持优化培育发展上聚力用劲。设立社会组织扶持发展专项资金,大力实施政府购买服务,累计投入近2000万元,创益计划扶持项目103个,惠益群众逾10万人次。加大服务平台建设力度,全市成立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44家,建成市县乡服务平台64处,覆盖率100%。
在引导发挥服务作用上聚力用劲。今年以来,全市行业协会商会提供各类咨询服务212次、举办培训539场,服务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560多家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投入资金584.1万元,受益群众达18.44万人次。4654家社区社会组织活跃于提供社区服务、丰富社区文化、化解基层矛盾等领域。
在培育选树先进典型上聚力用劲。打造社会组织品牌矩阵,形成以“日出初光 暖益港城”品牌为主阵地、区县各具特色的“1+N”社会组织品牌模式。创新开展服务项目品牌评选,12个项目获评。2023年以来,全市77个社会组织及从业人员获省级以上表彰,21家组织和个人荣获“两优一先”表彰。日照市相关经验做法获国家、省级主流媒体报道30余次。
来源:日照市民政局
编辑: 日照市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