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建立社区智慧电视平台 助力社会救助提质增效
青岛市围绕解决救助服务对象的急难愁盼,创新建立社区智慧电视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让困难群众“零距离”感受精准、高效、温暖的社会救助服务,助力社会救助工作提质增效。
着眼优化救助服务效能,搭建社区智慧电视平台
一是拓展政策宣传方式。为更好地传播救助政策,推动惠民政策落实,青岛市民政局利用有线电视打造社区智慧电视平台,并实现全市覆盖。依托平台及时推广救助政策、规范公开公示、实施救助帮扶,平台增设了“爱山东”社会大救助二维码,让困难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了解救助政策和救助路径。
二是畅通救助供需渠道。智慧电视平台设置双向可视化互动功能,社区社会救助工作站工作人员可直接与困难群众视频连线,快速、准确、详细了解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提供低保、特困等多个领域的社会救助服务,打通救助服务“最后一米”。
三是整合政府救助资源。通过整合“全市+区(市)+社区”三个层级的智慧电视平台,实现线上医疗、线上求助、家政服务、订餐送餐等多项个性化服务,推动多部门救助资源融合,补齐救助服务推广短板,实现多维救助闭环链条。
强化救助政策全域覆盖,提升分层分类救助质效
一是实施精准高效救助。智慧电视平台设置“社会救助”专栏,居民利用电视遥控器“一键远程咨询”“语音播报”等功能,第一时间连线社区救助站,社会救助工作站可根据困难群众的致贫原因、身体情况、急难程度,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制定救助措施,实现社会救助需求的精准对接。
二是有效链接服务资源。智慧电视平台将村(社区)周边企业、公益组织等社会资源进行链接,为居民提供社会招聘、就业扶持、技能培训等信息服务。智慧电视平台增设了助老大食堂、远程问诊等服务,让困难或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等特殊群体通过电视大屏就能解决就诊、康复、饮食等需求。
三是接受社会监督反馈。智慧电视平台将村(社区)的村务、政务、财务通过有线电视进行“三务公开”,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接收问题反馈,让群众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着眼兜底保障体系建设,日臻完善数字平台功能
一是不断拓展平台应用场景。推广李沧区上流佳苑社区经验,拓展社区互动电视平台送餐、就医和紧急救援等场景应用,建立“10分钟精准快速回应群众诉求”工作机制和社区志愿服务团队,精准服务辖区居民。
二是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依托智慧电视平台,探索群众通过视频“面对面”提出申请,社区工作人员帮办代办服务,救助服务实现线上受理、限时办结,提升了救助服务效能。
三是助力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拓展智慧电视平台功能,探索形成与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的有效联动,动态处理预警信息,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救助,使认定对象更精准、动态监测更及时、预警信息更科学,救助帮扶政策更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