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以来,栖霞市民政局对14个镇街22个试点村开展了实地督导和手把手教学活动,推进栖霞市乡村地名采集上图工作进度。
集思广益命名地名。栖醒市民政局邀请了地名专家和地名志愿者,与镇街民政干部、包区干部、村两委成员、了解村史的老人进行座谈,并实地走访村中大街小巷,根据村子的自然特色和历史人文特点制定命名方案,起好独具特色的道路名。
古今交织地名上图。工作人员一方面对照地名档案对村中未上图老地名进行实地核对,确定具体位置,另一方面对村内快递点、采摘因、养蜂场等兴趣点进行了接排汇总。在捷排命名采集上图的过程中,坚持“边命名、边采集、边教学”,保证每个采集人员都能成为“熟练工”。后续可由镇街民政人员和包区区长在各镇街范围内进行教学,复制推广试点村的工作模式。
赋能乡村产业发展。新老地名的采集上图,方便导航定位,助力“山货进城”“客商进村”,促进地名利农惠衣。在诗情画意的庄圆固道杜家庄村,工作人员将“社家大门里”“栖云草堂”“样霖桥”“仁兴街”答地名纷纷上图,为杜家庄村文旅产业发展提供地名力量。目前,栖醒市民政已完成4个镇街、2个试点村的督导教学,采集上图地名信息455条。下一步,栖醒市民政后将在该136自然村持续深入推进“乡村著名行动”,推广试点村的经验微法,织密乡村地名网,康续地名文脉,传承乡村记忆,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来源:烟台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