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7000000450218XQ/2024-00053 | 组配分类: | 建议提案 |
主办单位: | 省民政厅 | 制发日期: | 2024-06-18 |
对省十四届人大代表第20240337号建议(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答复
对省十四届人大代表
第20240337号建议的答复
宋华东代表:
《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养老服务工作的关心关注。根据民政部门工作职责,综合省发展改革委、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健康委有关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和养老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强政策引导,增加服务供给,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一)高起点谋划,加强养老服务顶层设计。强化组织领导。省委、省政府连续三年将养老工作列入省委常委会工作要点、省政府工作报告、省委深改委工作要点、为民办实事项目,高位推动养老工作发展。强化协调联动。建立由分管副省长任召集人、15个省有关部门参与的省级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会商研究,形成长效推进机制。强化政策创制。省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山东省养老服务条例》,省政府出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等综合性文件,省民政厅联合省有关部门出台银发经济、资金补助、农村养老、综合监管等专题文件40余个,建立起以法规为保障、以规划为指引、以政策文件为基础的政策体系。
(二)全要素保障,形成养老支持政策合力。破解规划用地难。将养老服务设施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市、县两级民政部门全部纳入当地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分别按照新建、老旧居住区每百户20平方米、15平方米的标准配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立起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机制。破解建设运营难。会同财政部门设立省级养老服务专项资金,每年安排不少于5亿元用于支持养老服务发展。推广无抵押“养老保障贷”,根据老年人入住合同确定贷款额度。破解用人留人难。出台院校设立养老专业奖补、大中专毕业生入职奖补政策,对养老机构医护人员单独分组进行职称评审,全省设立养老专业的院校275所、在校生23.7万人,数量均居全国首位。省级自2013年起每年安排资金持续开展养老服务与管理人员示范培训,全省各级累计培训30万人次。将优秀养老护理员纳入“齐鲁和谐使者”评选,享受省高层次人才待遇,先后有155名养老护理员入选。
(三)多层次供给,不断满足老年人多元养老需求。优化专业照护服务供给。聚焦失能老年人照护需求,引导优先发展护理型床位,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74%,超额19个百分点完成“十四五”规划任务。优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开展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清查整治专项行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达标率在全国率先达到100%,发展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2.5万处,建设老年食堂1.2万处、家庭养老床位6.8万张,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1.5万户。优化医养结合服务供给。创建全国首个医养结合示范省,2022年全省医养健康产业增加值超过5600亿元。在全国率先推行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不需要单独设置法人、同等享受养老机构资金补助政策,全省“两证齐全”养老机构达到971家、数量居全国首位,纳入长期护理保险定点的养老机构达到662家,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覆盖率达到100%。16市全部建立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2025年底前将拓展到城乡居民,走在全国前列。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27项清单内容,省市县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发布实现全覆盖。市级全面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服务、政府为经济困难老年人购买养老服务、公办养老机构入住评估轮候等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在全国率先开展经济困难重度失能老年人集中托养试点,资助困难失能老年人解决照护服务难题。
(四)全方位创新,全面激活养老服务发展动能。创新综合监管机制。省19部门联合发文建立养老服务跨部门综合监管机制,多部门联合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提升、安全隐患排查、诈骗整治等专项行动,推动795家养老机构完成消防审验历史遗留问题整治,“互联网+传染病监测”“互联网+明厨亮灶”“互联网+智慧消防”覆盖率达到100%。创新委托运营机制。坚持宜公则公、宜民则民,推动具备条件的公办养老机构实行委托运营或转制为国有企业,全省实行委托运营的公办养老机构占比达到61%,寿光、兖州、荣成、临邑等4地公办养老机构改革经验被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评为优秀案例。创新连锁化运营机制。推广青岛市以街道(乡镇)为单位的连锁连片运营模式,全省连锁化专业养老服务组织发展到130家,涌现出“山东健康”“金龄健康”等养老品牌。创新县域协同机制。2021年起在全省开展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示范活动,每年评选20个左右示范县,对每个示范县给予200万—260万元奖励,纳入省委、省政府督查激励项目。青岛、济南先后入选养老服务领域国务院督查激励地区,12个市入选国家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创新产业发展机制。连续4年举办对话山东—中日康养产业交流会。省级连续举办8届山东·青岛国际康养产业博览会、5届养老服务人才政校企对接交流会,搭建起交流合作平台。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厅将会同相关部门,围绕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服务需求为导向,聚焦高龄、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建设,完善基本养老服务,发展普惠养老服务,推进互助养老服务,促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推动建立政府、社会、市场、家庭、个人多元共担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一是深化政策落实。深入落实《山东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健全长期照护体系、发展普惠养老为重点,大力增加专业照护服务、认知照护服务和临终关怀服务供给。落实省级养老服务专项资金补助政策,调整支出方向,发挥资金效益。
二是健全基本制度。持续健全基本养老服务清单等基本养老服务制度,有效落实特困老年人集中供养、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为困难失能老年人购买居家服务和集中托养、高龄津贴以及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适老化改造等制度,不断增加制度的普惠性、覆盖面和可及度。
三是扩大有效供给。大力发展老年助餐,推动形成“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多元筹资机制,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化老年助餐模式。发展家庭养老床位、认知障碍照护床位,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大力发展“智慧养老”,推动建设全省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出台智慧养老院建设标准。大力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制定养老服务与管理人员培训规范,持续提升养老护理员专业化水平。
四是强化综合监管。认真落实《山东省养老服务机构综合监管办法》,健全跨部门综合监管机制,提升综合监管效能。持续开展安全生产、疫情防控、养老诈骗、非法宗教等排查整治,守好守牢“一排底线”。强化标准引领,建立健全养老标准体系,指导各地规范开展养老服务设施等级评定、老年人能力评估等工作。
再次感谢您对民政工作的关心,恳请继续给予帮助和支持!
山东省民政厅
2024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