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信息

2024

05/29

09:20:08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分享

诸城市培育整合社会力量  推进地名文化保护传承

近年来,山东省诸城市围绕打造“东国名地,风雅东武”地名文化品牌,不断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其中的方式方法,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了《诸城市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地名文化保护工作方案》,为当地地名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提供了生机和活力。

完善机制

诸城市建立了地名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15个部门成员单位组成,负责综合协调指导地名方面的重要事项。截至目前,联席会议已针对社会力量参与地名文化保护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多次专题研讨和部署。

根据《诸城市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地名文化保护工作方案》,该市有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在开展传统地名调查、编制地名保护名录和开展地名文化公益活动等方面发挥应有作用。特别是,诸城市从有关部门、院校、社会组织及地名爱好者中选出22人组成了地名专家库,邀请他们参与地名命名更名论证、地名志书编纂、地名专题研讨等。专家库成员涉及语言文字、地理历史、民俗文化、谱牒研究等多个学科,为地名文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库支撑。

创新载体

培育专业社会组织。诸城市地名协会自成立以来,已吸收地名专家和爱好者100余人,其中核心会员20人,为地名论证及各类图录典志的编纂提供了充足的学术保障,现已成为开展地名研究的平台、沟通政府与民间的桥梁。目前,全市初步形成了以地名协会为龙头,地名文化研究学会、古遗文化研究会、非遗协会、摄影家协会等为骨干,其他民间力量广泛参与的地名保护传承队伍。

设立保护传承基地。诸城市设立了西蔡家沟村、诸冯社区、乔庄社区等17个地名文化保护传承基地,广邀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居民、地名爱好者参与地名文化保护传承,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地名文化公益活动,提升地名文化知晓度。

培育网络宣传阵地。目前,诸城市设立的地名文化类网络账号有十几个之多,其中“诸城地名文化”微信公众号设立“身边的古地名”“乡贤遗韵”等多个栏目,发表地名文化作品400余篇,深受群众喜爱。其他如“影像诸城”“深度诸城”“诸城方言文化”“苏轼文化研究”等微信公众号,也从不同角度传播了地名文化,扩大了诸城地名的影响力。

打破壁垒

挖掘红色地名文化。诸城市搜集整理红色地名52个,撰写成红色地名故事8万余字,搜集相关图片80多幅,用一连串红色地名展现了革命历程。其中“北杏村走出的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楼子村第一个党支部”“抗日战争典范战例夏家营子保卫战”“刘家庄保卫战”等视频在多平台展播,使诸城革命事迹家喻户晓。

为老街巷立标。诸城市筛选出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街巷35个,配合市政管理部门制作设立文化宣传标志。群众扫描标志牌二维码,可了解到老街巷的名称由来、建设沿革、历史事件、文化名人等信息。

促进资源共享。诸城市地名协会与地名文化研究学会、古遗文化研究会、摄影家协会等不定期联合组织活动,共同开展文化研讨,形成了相互学习、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互动模式。

开展活动

举办地名文化活动。诸城市以地名协会为承办主体,先后举办两期地名文化知识竞赛,吸引2000余人投稿参赛;开展地名文化短视频征集、地名理论研究论文征集、地名命名语词储备库征集等活动,发掘培养了一批地名爱好者、志愿者。

开展地名志愿服务。诸城市发动社会组织以及专家学者、地名爱好者,先后成立12支地名文化宣传志愿者服务队,共700余人,通过“地名+志愿服务”的方式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多角度宣传地名文化。

丰富地名文化成果。诸城市重点培育了茁山齐长城文化研究中心、诸邑故城昆阳馆等单位,引导他们开展了“寻迹齐长城”“龙城行”“东坡文化地名研究”“地名小博士”等活动。

探索“地名+”

“地名+党建”,打造红色教育基地。诸城市用足用活红色地名资源,助力打造了王尽美故居、刘家庄抗战纪念馆、插旗崖村等多个红色地名文化阵地。目前,党员干部到阵地开展红色地名研学活动52次,参加人员1430余人次。该市还在文化公园、红色景区等地打造“红色地名文化长廊”20余个,通过展示红色地名故事、红色人物事迹,让全市红色地名资源的根和魂“活”起来。

“地名+社区”,打造社区地名场馆。诸城市将地名文化融入社区建设,充分利用现有场地设施,建成3个“体验式”地名文化社区,打造“地名文化角”“地名文创馆”等场所15处,展示具有本土特色、承载正能量的地名来历、地名故事,以此发挥地名的凝心聚力作用。

“地名+文旅”,打造地名文化街区。诸城市选取岔道口文化古街、常山文化广场等地,设置专属地名标志牌,打造地名文化街区;在南湖生态发展区蔡家沟村、枳沟镇乔庄社区建立“乡村著名行动”先行阵地,将地名和特色农业、乡村旅游有机融合,吸引游客前来“打卡”;设计多条红色地名文化旅游专线,并发动地名文化志愿者开展红色地名旅游服务18场,进一步扩大了地名文化的影响力。


                                              (来源:中国社会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