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经纬

2024

04/30

10:00:04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分享

沿黄特色农产品开始反哺地方:“地名+农产”,乡村文旅的另一种出路

“以前总想着如何把地里的菠菜卖出去,现在有了‘高青菠菜’这一‘金字招牌’,不但菠菜不愁卖了,好多人还专程来此游玩,只为吃到一口新鲜的当地蔬菜。”

4月26日,站在合作社门口的农民伊善岭看着眼前刚装车的菠菜,以及来来往往的外地游客,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在他身后,伫立着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直供基地的广告牌。凭借这一基地,伊善岭所在的淄博市高青县黑里寨镇仅靠种植菠菜,一年产值便达到了7亿元。

事实上,类似的场景,在高青并非个例:高青黑牛、高青菠菜成功纳入2023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高青县以“济南后花园”的“身份”高速融入省会经济圈,田园风光、乡村美食成为吸引游客的“撒手锏”……

如此“名利”双收的结果,得益于高青打造的“地名+农产”模式。

“地名作为一方水土、一片地域的‘名片’,不仅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制定特色地域产业规划、助力乡村振兴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山东淄博唯一沿黄县,高青孕育出众多广受好评的特色农产品,而黄河国家战略又为高青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强大支撑。借此东风,我们积极开展‘乡村著名行动’,探索‘地名+农产’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

据高青县政协副主席、县民政局局长张立娟介绍,“乡村著名行动”深度用好地标农产品与发展现代农业和区域特色农业一脉相承的关系,借助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深挖高青特色优质农产品,做优做强高青特色农产品品牌,积极推动农业大县变强县。在畅通乡村物流“梗阻”上,高青以乡村地名信息采集上图为牵引,以黑里寨镇试点先行,新命名乡村道路200余条,提升乡村地名建设水平,助力高青农产品物流集散交易中心建设。在扩大市场影响力上,高青县注重加强地名与现代营销手段的结合,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现代信息平台,对地名背后的故事和相关产品进行宣传推广,拓宽乡村产品的市场渠道,增加乡村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对地名文化的重视,也换来了高青“名利”双收的好局面。2023年5月10日,高青县优质农产品直供粤港澳大湾区首发仪式顺利举行,以高青冠名的特色农产品高青菠菜、黄瓜、西红柿、丝瓜、西葫芦等优质农产品发往粤港澳大湾区。同年5月份,高青县优质农产品推介会在广东珠海召开,现场推广并邀请品鉴高青黑牛、高青西瓜、高青西红柿、高青菠菜、高青大米等30余种特色农产品。推介会后,组织企业参展2023港澳山东周、“好品山东”农产品走进大湾区推介活动。

从借地名优势打开特色农产品市场,再到借特色农产品品牌实现区域“网红化”破圈发展,如今,高青已然凭借“地名+农产”模式蹚出乡村振兴的新出路。不仅激活了高青县地名资源,还通过一系列创新措施,促进了地名与乡村产业的深度融合,为乡村产业的提质增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进一步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全面振兴。

“下一步,高青县民政局将持续推进‘乡村著名行动’,细化工作举措,深入挖掘地名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不断推动地名赋能利农惠农,提升‘乡村著名行动’质量成果,确保‘乡村著名行动’精准落地,走深走实。”张立娟说。

     

                                                  (来源:强国号、大众日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