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2024

04/30

10:02:10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分享

无名道路有了名,和美乡村产业兴
--菏泽市已审批命名4093条乡村路,“乡村著名行动”工作走在前

   “天气变暖,村里游客明显增多。他们除了品尝炖笨鸡、桐花饼等特色美食,还会购买村里的布艺玩具、小磨香油等特色产品。”菏泽市巨野县核桃园镇前王庄村农家乐经营业主王允军说。

  核桃园镇是菏泽市唯一山区镇,前王庄村是具有500多年历史的石头古村。今年年初,巨野县在推进“乡村著名行动”过程中,除了为乡村无名道路命名之外,还推出了“一张图”模式,把前王庄古村,以及周边的白虎石、青龙山、金山等景点,都标记在上面,极大方便了游客游览。

  2023年11月以来,菏泽市扎实推进“乡村著名行动”,对城乡道路命名设标,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截至4月18日,全市摸排城乡无名道路6016条,经县级政府审批命名4093条。“乡村著名行动”命名、设标、乡村地名信息采集上图等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乡村著名行动”快速推进

  菏泽市是黄河入鲁第一市。作为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区的中心城市,菏泽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享有“天下之中”的美誉。菏泽市乡村产业发达,拥有服装、木器、工笔画、牡丹等一大批知名特色产业,汉服、马面裙等更是网红产品。推进“乡村著名行动”,对方便农民生产生活,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去年,民政部下发通知,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发挥地名工作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全面提升乡村地名建设水平,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菏泽全市上下积极推进,谋划部署,市委主要领导对“乡村著名行动”做出批示,市政府组织召开全市“乡村著名行动”动员会,确定了全市用一年的时间完成城乡无名路(地)的摸底排查、命名、设标和信息采集上图工作。2024年菏泽市委经济会议、市委农村工作会议要求,规范城乡地名管理,为电商发展、乡村物流体系建设提供便利条件。

  菏泽市各县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专班全力推进“乡村著名行动”。成武县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退休教师、退休老干部、老党员等作用,集中研讨,深入挖掘地名背后的故事,以命名传承历史文脉,并先后召开乡村讨论会、专家座谈会等会议。今年1月底,经县政府审批,正式通过11个镇、2个街道695条乡村无名路的命名方案。目前已设置立杆式路牌856块、灯箱式路牌127块、村内特色路牌446块。成武县成为菏泽市全面完成这项工作的首个县区。

  巨野县委、县政府坚持把“乡村著名行动”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2月底,经政府审批命名乡村无名道路330条,已设置立杆式路牌1960块,灯箱式路牌526块,村内特色路牌612块。

  在农村道路日益畅通的当下,菏泽全市正在为广大乡村无名道路命名、设标、设牌,改变了“有路无名”的历史。记者从菏泽市民政局了解到,截至4月18日,全市摸排城乡无名道路6016条,经县级政府审批命名4093条。已设立立杆式国标路牌2894块、灯箱式路牌653块、村内特色路牌1109块。

  今年1月30日,民政部举行2024年第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对菏泽市高位推进“乡村著名行动”做法予以肯定。菏泽市在“乡村著名行动”工作上走在全省前列,为各地有效推进这项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无名到有名 人畅其行货畅其流

  成武县九女集镇的山东万丽时装有限公司,2014年落户投产,主要从事针织服装加工。近年来,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员工达到700多人。据企业负责人欧旭彪介绍,原先企业的登记注册地址是“成武县九女集镇”,很多来参观、洽谈业务的客户,找不到具体地址。如今通过设置路牌门牌号,可以方便客户直接轻松导航到达。

  巨野县柳林镇的巨野县鸿天服装有限公司,2023年初投产,主要从事棉服、羽绒服、夹克衫等服装加工,是巨野县最大的梭织服装加工企业。企业门前的道路,经过太平镇、龙堌镇、柳林镇3个乡镇,每个乡镇对此路称呼不一。通过“乡村著名行动”,这条17公里的公路统一更名为柳太路,改变了“一路多名”的状况。

  巨野县龙堌镇的龙麟现代农业产业园,占地近3000亩,建有220多个高标准大棚,主要种植蓝莓、口感西红柿等高端果蔬。近年来,产业园积极走农旅融合的路子,前来采摘游玩的游客不断增多。同时,产业园内还建起电商直播间,通过直播带货,很多高端果蔬借助电商渠道售出。去年年底,在推进“乡村著名行动”过程中,当地把产业园南面新修通的无名道路命名为丰收路。“有了路名和门牌号,游客可以直接导航过来,收发快递也更便捷。”产业园负责人冯兴善说。

  菏泽市民政局二级调研员杨爱民介绍,位于乡村的企业,在带动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增加地方税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城乡道路命名设标,为企业设置门牌号,能进一步优化当地的营商环境,促进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乡村著名行动”,可以让村民地址信息更加精确,定位、导航更为精准,快递进村、农产品进城等更顺畅,更加方便村民生产生活。

传承文化留住乡愁  持续做好“地名+”

  菏泽市在“乡村著名行动”中,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用新时代的乡村好地名展示和提振美丽乡村精气神。

  巨野县大谢集镇的昌邑故城,曾是汉废帝刘贺被征为帝前的封国所在地,距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昌邑故城址作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目前菏泽地区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汉代城址。故城址周边分布着前昌邑村、后昌邑村等体现汉朝昌邑国历史元素的地名。

  去年年底,在推进“乡村著名行动”过程中,巨野当地将故城遗址所在的南、西、北三面的三条无名道路,分别命名为昌邑南路、昌邑西路、昌邑北路,从巨野到大谢集镇的道路,命名为巨昌路。通过为乡村道路命名,进一步挖掘、传承了汉文化。

  另一方面,菏泽市本着尊重历史、铭记传统、保留特征的原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牡丹区为纪念刘邓大军大杨湖战役指挥部设在武寺,命名了武寺路、英雄路等。

  菏泽市统筹考虑道路位置、串联乡村企业和群众所需等,优先设置与群众生产生活、营商环境密切相关的重点街路,并全部嵌入商业网点、商品集聚地等营商单位。巨野县整合各类资源,创新制作一张“乡村著名图”,把国家保护文物单位、书画院、产业园区、乡村振兴片区、地方名吃、采摘园、电商等全部采集上图,统一设标。在巨野县的路牌上设置了二维码,用微信扫一扫,就能看到巨野县的“乡村著名图”,不仅能了解这里的文化、风土人情,还能一键导航到景点、酒店,十分方便。

菏泽市还注重在乡村品牌塑造中植入地名元素,更好地发挥地名的地理标识作用。定陶区黄店镇发掘了“黄店玫瑰”“周海粉条”等“乡字号”“土字号”品牌;巨野县发掘了“谢集罐子汤”“柳林绿豆面丸子”等乡村特色地名产品,让乡村特色通过地名更加可感可知。


                                            (来源: 农村大众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