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万山村位于博山区白塔镇人民政府驻地以东4公里处,西靠南万山村、北万山村,北与淄川区龙泉镇,东与淄川区西河镇接壤,占地面积968.7公顷,博矾公路从村西通过,交通方便。
据《国氏族谱》载:“一世祖继民,明初由枣强迁至万山。”在村西南曾发现宋代古窑址。据此,东万山村北宋年间就已建村。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淄川县志》载:“村名为‘万山’。”清康熙九年(1670)《颜神镇志》载:“淄界十五里万山庄。”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淄川县志》载:“万山庄县南三十里,以群山环绕故名。”因该村地处北万山以东,故名为东万山村。
东万山村文化底蕴丰厚,历史上考中进士、举人、秀才多人,其中官阶最大者当属国盛,明正统十三年进士,官至太仆寺少卿,累官右通政使,正二品。生产的砂锅是周边地区有名的土特产,从未停止生产,至今已有600多年的生产历史。
沿东万山村国家峪蜿蜒而上,走到峪的尽头,在绿树环抱中,有一平整的院落,院内北面的峭壁间有一天然石洞,拱形的门楣上方刻有三个醒目的大字“纯阳洞”。洞两边的浮雕是两条跃跃欲腾的石龙,名曰“二龙戏珠”。
据康熙四十一年(1702)《淄川县志》载,淄川八景之一的万山樵唱即指此处。因该洞地处国家峪,当地人俗称国家老洞。进入洞口十几米处比较开阔,能容纳四五十人,然后变窄,有二三十米,仅容一人通过。再往里更窄,山石犬牙交错,难以通行。纯阳洞里建有吕祖庙,据碑文记载,庙宇是由本村出家人马启全于民国初年捐资创建的,雕砌洞门,塑吕洞宾像于洞中。之后又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第二次捐资修葺,增修石门,新建大型影壁墙,门庭装饰飞檐走兽,十分壮观。
如今的东万山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在全村村民的积极拥护下,立足本村实际,坚持以民生建设为中心,打造口袋公园、硬化老旧道路、修缮排水渠,组织和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扎实稳步推进,开创了工作的新局面,取得了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切实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来源:《海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