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槐荫区:创新“五社联动” 打造社区治理共同体
发布日期: 2024-04-23 09:29 信息来源: 中国社区报
信息来源:山东省社会组织管理局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创新“五社联动、多方共治”社区治理模式,以“政策”联“部门”,以“平台”联“组织”,以“项目”联“资源”,以“社工”联“服务”,以“案例”联“品牌”,逐步提升居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打通社区服务“最后一公里”,切实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指数。

凝聚“五社联动”工作合力为社区治理导航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槐荫区成立由区委书记任组长、区级领导任副组长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工作。定期召开“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推进会,将推进“五社联动”列入2023年槐荫区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至今,区级累计投入社区治理类专项经费1000万元,保障“五社联动”实践工作顺利推进。

二是强化制度建设。区级层面出台《关于加强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槐荫区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实施方案》《槐荫区“红社领航+”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对城乡社区综合服务用房、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社区社会组织从场所、资金、项目、人员等方面予以支持保障。

三是强化多方联动。建立“街道—社区居委会—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社工站”每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推动社区“两委”挂职街道社工站副站长,统筹居委会、社工站、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等资源力量,联合推动社区治理项目。

创新“五社联动”实践路径为社区治理提速

一是集约化布局。整合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社工站、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平台等资源,打造集资源整合、项目支持、赋能培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服务平台。区级层面,全区90%以上的社区用房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以“创新社区治理、创意理想社区、共享美好生活”为理念,打造区级创享中心;街道层面,全部建成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实现街道社工站和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全覆盖,打造青年公园街道“合和小院”、匡山街道“七星聚力”、玉清湖街道“艾上新庞”等城乡层面社区治理特色平台;村(社区)层面,全区90%的村(社区)建立以持证社区工作者为主的社工室,开展专业社会工作服务。

二是项目化推动。加强项目化运作思维,以项目为核心推动“五社联动”落地见效。通过“社区公益提案大赛”“社区公益项目认购展示会”“社区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大赛”等活动,搭建社区问题征集与讨论平台;开展“情暖+”困难群体关怀、“向阳花开”青少年成长等社区治理服务项目,搭建社区公益项目与社会资源对接平台,实现项目、实施组织与社会资源的衔接和匹配;建立常态化的社区反馈制度,不断增进社区各方的互动互信,带动“五社”要素在实践中实现“联、通、动”的良好成效。

三是体系化运作。提出“五社联动13541工作法”,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聚焦“老、小、残、困、社区治理”五大领域,开展专业社会服务,培育公益慈善类、生活服务类等社区社会组织,加强基层治理合力。

实施“五社联动”五项工程为社区治理蓄能

一是实施“领航者计划”社区工作者提升工程。针对社区专职工作者骨干、青年社区工作者、新入职社区工作者,分类分层打造培训课程,开展8期线上课程培训、1次实地参访学习、2次线下共学共创小组,培训人次达700余人,通过“学、思、引、领”,构筑起专业社会工作者与社区专职工作者之间的生动联系,营造“人在项目中、项目中练人”的良好氛围,实现“两专人才双提升”的目标。

二是实施“红社领航+”社会组织发展工程。以“红社领航+党组织建设+综合监管+扶持培育”为着力点,全区16个街道成立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会长,进一步提升社会组织为社区居民提供精细服务、承接公共服务、培育社区骨干、带动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能力。截至目前,全区备案社区社会组织3088家,实现“五社联动”承接力量的壮大。

三是实施“槐荫社工”精品站点打造工程。在全省建立首家街道级社会工作服务站,在全市率先实现所有街道社工站全覆盖,社会工作者专业资质率达96%以上,位居全市第一。按照“133N”社工站建设运营模式,明确社工站“直接服务、资源链接、孵化培育、人才培养”四大平台角色定位,搭建起“区级统筹、街居联动”和“专项推进、站点协调”的“一纵一横”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推动社会工作者专业化建设,开展“小白训练营”“站长赋能营”系列培训,与山东大学等6所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聘请社会工作督导员22名,实现“五社联动”专业支撑力量的壮大。

四是实施“益暖槐荫”社区志愿者培育工程。从社区志愿者要素入手,通过“益暖槐荫”关爱困境人群志愿服务专项行动、“星火计划”志愿服务组织培育赋能项目等形式,培育“志愿星火”“爱心房奶奶”“老戴生活帮”等优秀志愿服务型组织。目前,槐荫区共有注册志愿者12.17万人,实现“五社联动”互动力量的壮大。

五是实施“社区基金”慈善资源助力工程。发起“槐荫区社区伙伴专业化发展项目”,开展4期社区基金专题系列培训;以汇聚社区“微力量”解决群众“小急难”为原则,推动全区社区基金的设立与惠民项目落地实施。目前,16个街道设立25支社区基金,社区基金项目规模和效果位居全市前列。通过社区基金项目的开展,拓宽了社会资源进入渠道,动员吸纳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解决居民个性化需求,提高社区治理效能。

 

来源:中国社区报

编辑: 中国社区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