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滨州市民政局:以稳促进 进中求新
奋力谱写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近日,第十五次全国民政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对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进行了表彰。山东省12个先进集体、5名劳动模范、6名先进工作者入选,受表彰数量居全国第一。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民政铁军,山东省民政厅网站推出先进典型系列报道,激励引导全省民政系统对标先进、担当作为,扎实贯彻山东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1261”行动计划,为全国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山东经验,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贡献更多民政力量。
近年来,滨州市民政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着力保民生、兜底线,固根基、提效能,以稳促进、进中求新,奋力谱写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滨州民政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养老服务先进单位、全国社会救助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干事创业好团队等荣誉称号,在全市高质量发展考核中连年优秀。
聚焦民生优先,彰显救助保障本色
一是社会救助兜底保障高标高质。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扎实开展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深入推进社会救助规范化建设,开展精准兜底专项行动,提高低收入人口覆盖率。落实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低保、特困、机构养育孤儿等9类困难群众的保障水平持续走在全省前列。我市获评全国服务类救助试点,相关经验被省委改革办简报刊发。二是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开拓创新。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推进成年后孤困儿童就业帮扶试点;开展困境儿童心理关爱服务专项行动,摸底排查流动儿童和特殊监护困境儿童纳入常态化关爱保护;持续开展免费替代养护困境残儿工作,为代养儿童提供养治康教等服务。相关经验在全国首届儿童主任示范培训班上作典型发言,全国基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负责人培训会议在我市召开,无棣县“未来计划”困境儿童心理关爱经验入选新华社品牌工程,被新华社《山东智库报告》专题刊发。三是特殊群体帮扶救助走深走实。实施“百站千点万人”救助项目,探索“1+8+N”区域救助管理一体化模式,建成滨州救助管理指挥调度平台,经验获民政部相关部领导批示肯定,市救助管理站获批全国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单位。全流程规范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推进“精康融合行动”,持续强化残疾人社区康复体系建设,经验做法获评第五届全球减贫最佳案例并作典型发言,全国残疾人福利工作培训班在我市召开。
聚焦养老创先,厚植普惠颐养特色
一是健全完善养老服务制度。出台《关于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的实施意见》,完善城乡社区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出台《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加快建设高素质、职业化、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出台《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办法》,推动养老机构综合监管协同化、规范化、精细化。二是持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着力打造“慈善+养老”路径,推动慈善募捐支持居家养老服务、老年助餐服务、养老服务机构紧急救助服务等,累计建设524处孝善食堂,服务高龄、失能、独居、生活困难等老年人超万名。2024年上半年全市老年助餐服务设施新建46处,投入运营31处、规范提升助老食堂68处。三是争创养老服务工作典型。创新分级分类老年助餐服务滨州模式,构建起“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保障基本、适度普惠”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全省老龄和养老服务重点工作推进会、全省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在我市召开,沾化子梅养护院承担国家级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通过验收,老龄经验做法被全国老龄工作简报刊发推广。
聚焦创新争先
提升基层治理成色
一是区划地名管理提质增效。持续开展“乡村著名邮路畅通”、“乡村著名行动”,开展地名信息采集程序培训,推介宣传地名文化。探索黄河地名文化管理新模式,开展区划地名大数据与智能应用建设试点研讨,阳信县以“优秀”成绩通过全国首家数字地名标志应用创新试点验收,全国数字地名应用试点座谈会在我市召开。二是社会组织管理日益规范。坚持社会组织“建管用服”并重,注重风险防范,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规范社会组织拟任负责人资格审核,加强引导社会组织自身建设,扎实开展清理社会组织评比表彰活动,深入开展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完成市管社会组织年报校对审核387家。三是基层基础建设全面加强。统筹加强民政基层基础建设,筑牢系统安全观,抓实安全生产,守牢守好一排底线约束。把为基层减负与有效赋能相结合,发挥县域民政承上启下作用,针对各类考核任务、部署要求和安全稳定责任,形成重点工作清单,加强动态管理、节点管理,调动发挥基层民政抓民政事业落实的主体作用。
聚焦发展当先,增添专项服务亮色
一是慈善公益事业蓬勃发展。“三个一”慈善高质量发展机制,高规格举办2024·“一米阳光·向您汇报”暨滨州市慈善榜样发布仪式,评选公布“十大爱心企业”“十大慈善楷模”“十大慈善项目”,新策划实施2024年度民生项目8个,3年累计募集慈善资金超1亿元,惠及30余万困难群众,使政府与慈善的有效衔接机制做到了更实更强更好。二是婚丧习俗改革不断深化。我市6个生态安葬项目被确定为全省生态安葬试点,全国殡葬标准体系修订研讨会、全省殡仪馆开放日暨博兴县生命文化教育数字馆上线仪式在我市举行,我市在全国民政领域殡葬标准化管理培训班上作典型发言。“惠礼滨州”殡葬服务品牌经验、博兴县健全“三位一体”殡葬改革新模式分别获民政部相关部领导批示肯定,博兴县民政局荣获全国殡葬工作先进集体。打造婚丧习俗改革、婚姻数据质量提升省级试点,成功举办“海誓山盟•惠爱一生”惠民县婚姻+福彩盛世婚典。三是福彩渠道建设转型升级。即开票销售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获中福彩中心通报表扬,并授予“亿元城市单位”。深入推动“福彩+婚俗”省级改革试点,创新打造滨州“十全十美”“福彩+婚俗”路径模式,全国福彩渠道建设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福彩+商圈”经验做法在全省福彩工作会议作典型发言。
聚焦提质增效,夯实重点领域底色
一是加强民政文化建设。组织“民政人谈民政”“社会人谈民政”,扎实推进“学标杆、争一流”、民政大讲堂和“模块化”管理三项质效提升行动,构建文化价值体系、培树文化特色品牌、优化文化生态环境,探索出民政文化与民政业务工作、民政服务品牌深度融合发展的滨州模式。二是开展基层蹲点调研。在全市民政系统开展“同吃同住同心、创安创优创牌”专题蹲点调研,成立七个调研组联合县市区及相关领域专家到基层同吃同住,找准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最迫切需求,解决民政政策落实的焦点、难点和堵点问题,推动民政领域各项政策落实落地。三是抓实专项整治工作。全面抓好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困难群众救助补助工作专项整治工作,建立问题排查和整改台账,拿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同时把问题整改与完善政策制度体系相结合,坚决解决面上问题、消除潜在隐患、建立长效机制。
风劲扬帆正当时,奋楫争先再出发。滨州民政将以“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荣誉表彰为契机,继续锚定“民生品质更实”目标,紧盯群众“急难愁盼”,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全力以赴织好网、兜好底、办好事,努力交出不负使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精彩答卷,为全省全国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滨州力量、展现滨州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