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信息

2024

12/18

11:07:50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分享

让乡村“有名”更出名
——聊城市东昌府区“乡村著名行动”助推非遗产业发展

12月9日,东昌府区堂邑镇路庄新村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沿街商铺的葫芦产品琳琅满目,来自外地的购买者络绎不绝。

部署开展“乡村著名行动”以来,东昌府区结合当地实际,将命名、设标、上图等工作与农业农村、文化旅游、农村电商等深度融合,通过“著名”融合“非遗”等方式,既便利了群众生产生活,也促进了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为助推乡村产业发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了力量。

标明产品在“何方”

东昌府区以“非遗文化小镇”道口铺镇作为试点先行区,建设了地名文化小镇。在道口铺非遗博物馆精心设计长28.8米的地名文化廊亭,集历史名人介绍、非遗名录宣传、地名指引等功能于一体,特别开辟“村支书话地名”专栏,通过展播村党支部书记讲地名文化的系列短视频,将地名文化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展现给群众,增强公众对地名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升级“地名+非遗”标识品牌,打造高马村铜铸品牌,在高马村设置地名标志及“万通路”“山水路”“宜居路”“和谐路”等路牌标识,实现了传统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兴道合作社”非遗产品年销售额达150万元。

今年32岁的莫俊玲学习的是室内设计专业,于2018年5月返乡创业,主要从事葫芦工艺品创作,经过几年的学习实践,其工艺日趋成熟,产品层次感越来越强。“我的创作灵感来自生活,先画图再配葫芦,客户主要是线下订货。为了进一步提升自身技艺水平,我计划向东昌葫芦雕刻技艺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王树峰老师学习。”

东昌府区种植30余种葫芦,产业年综合效益达16亿元,销售额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5%,已成为国内“买天下葫芦、卖天下葫芦”的最大集散地。东昌葫芦雕刻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很多外地客商把采购首站选在堂邑镇路庄新村,看中的就是这里的葫芦品质和良好信誉。堂邑镇党委书记段先锋介绍,路庄新村家家种葫芦、户户搞电商。全村在各平台共开设300多家网店,年均网络销售工艺葫芦700万个,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并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我们将通过建立地名文化遗产宣传、保护、挖掘和综合利用的协调推进机制,进一步丰富和提升地名文化遗产内涵价值,形成保护地名文化遗产的长效机制,讲好地名故事,大力传播地域特色文化,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持。”东昌府区民政局局长杜春燕表示。

介绍哪里有“好物”

“我是从1997年开始做挂面的,这种手工制作的空心挂面,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因细如发丝,又称‘银丝面’。”东昌府区斗虎屯镇北夏村,至今还保留着手工空心挂面制作技艺,夏金忠、刘秀兰夫妻就是其中一户。2022年10月,他们的“北夏村银丝面制作技艺”被列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手工空心挂面制作工艺包括十几道工序,全靠手工,制作耗时耗力。每天天不亮,夏金忠两口子就起床和面。“季节不同,和面的时间也有变化,一般天气越冷,起得越早。天气好的时候,要和四五十斤面,足足两大盆。”夏金忠笑着说。由于坚守传统工艺,周边群众都是慕名前来购买,每天几乎没有存货。

“北夏银丝”同批被列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还有“斗虎屯米四烧鸡制作工艺”和“斗虎屯千层豆腐制作工艺”。上世纪30年代,米氏后人米金友将熏鸡技术发扬光大,被冠以“拧劲”之号。“拧劲熏鸡”配料独特、造型美观、色泽鲜艳。后代传人米立俊守正创新,人送绰号“烧鸡四”,制作的“米四熏鸡”香飘四方。任立堂是斗虎屯千层豆腐坊的老板,从1998年开始,他始终坚持纯手工、老流程制作豆腐,独特的老味道吸引了众多回头客。

在当地,一种版本认为“斗虎屯”这个名字源于“小牛斗老虎”的传说。另一个版本说,该村建于宋代,因王姓村民以卖豆腐为生,得名“豆腐王庄”;明初,此地曾屯兵,故改村名“豆腐王屯”,后谐音演变为“斗虎屯”。“斗虎屯的美食很有特色,任家的豆腐米四的鸡,满家的粉皮夏家的丝。”杜春燕说,地名是一个重要的品牌形象识别元素,文化内涵丰富、内容博大精深。东昌府区将进一步做好“地名+非遗”工作,在“管好、用活、做实”上下功夫,加快乡村地名文化品牌建设,深入挖掘和传承乡村文化,不断提升乡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来源:聊城日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