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民政这五年丨聊城市民政局:踔厉奋发惠民生 实干笃行谱新篇

发布日期:2024-12-17 14:45 来源:聊城市民政局
字号: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政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五次全国民政会议召开之际对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积极主动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全省民政系统牢记职责使命,扎实履职尽责,奋力谱写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山东省民政厅网站特别推出“民政这五年——各市发展成就巡礼”专题,展示全省16市民政部门推动新时代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聊城市民政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深入实施山东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1261”行动计划,织密扎牢基本民生兜底保障网,深入推进基本民生服务,不断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民政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就。

优供给 强服务 养老服务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让老年人享有幸福美满的晚年,是聊城民政人的孜孜追求。五年来,老龄和养老服务机构职能更加优化,政策措施更加精准有效,一幅“最美不过夕阳红”的和谐画卷正徐徐展开。

老人在伏城医养中心做手指操日间活动

不断优化养老服务供给。积极发展机构养老,聚焦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刚性需求,优先发展护理型养老床位,全市备案养老机构110家,床位数23808张,其中护理型床位18408张,占比77.3%。拓展农村敬老院服务功能,32家敬老院对外开放,向社会提供养老床位3600余张。6处乡镇卫生院开展养老服务,向社会开放养老床位539张。成功培育千岛山庄、山东民康、伏城等本地养老服务品牌,先后引进山东健康、青岛中康等外地养老服务企业,全市中大型养老机构实现连锁化、品牌化、规模化运营。积极发展社区养老,借助发改、住建部门实施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的有利契机,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推进幸福食堂建设,建成幸福食堂334处,先后3次被中央电视台报道。

老人在冠县幸福食堂开心就餐

不断创新养老服务工作体制机制。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召开幸福食堂专题会议,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专门调度幸福食堂运营情况。建立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连续5年将养老服务列为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颁布实施全国首部专门规范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工作的地方性法规。加强财政保障,2019年以来,各级财政平均每年投入养老服务方面资金3.45亿元,年增长率达22%。推广“慈善+养老”模式,设立幸福食堂建设支持项目,列支专项资金200万元助力幸福食堂建设;设立老年人社区关爱基金50支,募集资金340.8万元,有力促进幸福食堂健康发展。

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成功争取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落户我市,争取中央福彩公益金2133万元。按照“一县一品”原则,推进养老服务品牌建设,创建“耆享聊养•爱润水城”“聊养•东昌府”“康养来临”等养老服务品牌,全面提升养老服务工作影响力。加强人才保障,全市5所大中专院校开设养老服务专业,设立5处市级培训基地。实施养老护理员“人人持证”工程,持证率达91.5%。

扩范围  提质效  兜底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兜底保障是民政部门的基本职责,5年来,聊城民政系统围绕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共同富裕,不断加大民生保障力度,织密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

临清市民政局开展社会救助政策宣传月活动

持续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出台新的《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政策文件。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健全与部门间信息交换机制。加强社会救助品牌建设,倾力打造“聊·诚救”“救助来临·清楚办理”等社会救助品牌。

持续提高救助标准。建立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2019年以来,聊城7次提高社会救助保障标准,全市城市、农村低保月保障标准分别达到931元、753元,较2019年增长86%、100%。

持续提升困难老年人服务保障水平。实施探访关爱行动,在全市摸排出特殊困难老年人5.7万人,重点打造“3487”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月探访率达95%。落实经济困难老年人两项补贴制度,惠及2.9万老年人。全市高龄津贴覆盖13.8万名老年人。规范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已完成5970户。

组织困境儿童开展“专业护童行 共筑未来梦”夏令营活动

持续关心关爱特殊困难群体。建立孤儿养育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将孤儿养育标准与低保、特困供养标准同步联动调整,全市机构养育孤弃儿童、社会散居孤儿等困境儿童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2328元、1862元,较2019年分别增长66%、102%。实施“两项补贴”资格认定申请“跨省通办”和“全程网办”,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1.6亿元,惠及全市10.5万余名残疾人。投资9311万元,建设市社会福利服务中心二期工程。全面落实各类儿童关爱保障政策,开展助医助学项目,5年来,为1621名孤儿提供康复救助,为1156名孤困儿童提供助学金约1156万元,为10798人次孤困儿童购买重疾险和意外险。凝心聚力加强孤儿成长教育,市福利服务中心培养了20名大学生、2名硕士研究生。

聚活力  提效能  民政基本服务更加优化

婚姻登记、殡葬服务、地名服务等基本社会服务,关系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切身利益。5年来,聊城民政系统不断推进便民惠民改革,创新民政基本服务,群众满意度指数持续提升。

举办东昌湖“水上集体婚礼”

婚姻登记改革取得重要进展。2021年4月1日起,全市所有婚姻登记机关免费提供婚姻登记证件照拍摄打印服务,婚姻登记办理进入“零收费”时代。实现跨省通办,全市共办理“跨省通办”婚姻登记188件,有效满足了群众异地办理婚姻登记的需求。开展免费集体婚礼和集体颁证服务,“公交集体婚礼”“水上集体婚礼”等形式多样的集体婚礼在中央台报道3次。全市累计救助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1639人次,运用人脸识别、DNA数据比对等科技手段成功寻亲91人。

殡葬改革进一步减轻群众负担。全面实行四项基本殡葬服务全免费政策,为全市群众减免相关费用约2.37亿元,惠及近17.6万群众。目前,在全市建成2126个农村红白理事会,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

全省“沿着黄河看地名”寻访行动启动仪式在东阿县举行

区划地名工作收获新的成效。5年来,共有3个乡实现撤乡设镇,完成市辖区45条道路命名,深入实施“乡村著名行动”,累计新命名乡村地名4687条,上图地名信息1.8万余条,有力助推城乡治理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地名文化保护弘扬,拍摄电视文献系列片《聊·地名》,播放量400万人次 。阳谷县争创为全国“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 ”试点地区,试点经验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向全国推广。

强基础  促规范  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社会组织、慈善工作是有效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5年来,聊城民政系统坚持将民政工作融入社会治理发展大局。

聊城市暨东昌府区社会组织开展“强服务、走基层、建新功”系列活动

社会组织日益壮大。5年来,全市登记社会组织由1500余家增至2523家。激励社会组织服务大局,全市累计有690余家社会组织参与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东西部协作对接工作中,投入资金5300余万元,受益群众1500万余人。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1.2万余人成功就业。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2.3万余项,发动志愿者27万人次,服务群众1200万余人次。帮助行业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3000余人。加强社会组织规范管理,全市年报率连续两年全省第一。

公益慈善事业蓬勃发展。5年间全市慈善组织大幅增长,广泛开展善款募集活动,各级慈善组织累计接受捐赠 2.71亿元,网络募捐实现零的突破。设立社区基金195支,募集资金总额660万,累计开展慈善项目113 个,受益群众达50万人次。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