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青岛西海岸新区民政局:以改革之“新”提升民生温度

发布日期:2024-11-22 14:59 来源:青岛市民政局
字号:

近日,第十五次全国民政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对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进行了表彰。山东省12个先进集体、5名劳动模范、6名先进工作者入选,受表彰数量居全国第一。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民政铁军,山东省民政厅网站推出先进典型系列报道,激励引导全省民政系统对标先进、担当作为,扎实贯彻山东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1261”行动计划,为全国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山东经验,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贡献更多民政力量。

近年来,青岛西海岸新区民政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总体部署,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落实山东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1261”行动计划,坚定扛牢“打头阵、当先锋”的责任担当,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大众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宣传报道。

一、强化新区意识,勇于先行先试,打造新区样本

一是养老服务体系创新走在前列。精心打造“蓝色康养”养老服务品牌,创新建立“1+N+6”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在每个镇街建设至少一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辐射周边N处服务驿站,提供助餐、助医等六项服务。目前,已建成运营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驿站328处,实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基本覆盖,西海岸新区获评全省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示范区。主动打造医养结合新区模式,入选全省“五床联动”试点,在养中设医、医中有养融合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养老床位、医疗床位、家庭养老床位、家庭病床、安宁疗护床位“五床联动”运行机制,探索建立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整体方案。目前,西海岸新区30家养老机构全部实现医养结合,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达94.8%,先后获评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区。

二是婚俗改革创出全国经验。西海岸新区获评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以此为契机,深化“培育一个品牌 健全四项机制 打造五大场景”的婚俗改革新区模式。擦亮“爱尚西海岸”婚俗改革品牌,建成青岛电影博物馆婚姻登记巡回点,依托户外颁证基地、海贝婚俗文化馆等婚俗改革新场景,引导年轻人选择喜事新办、喜事简办。近年来,联合镇街、驻地高校等举办集体婚礼20余次、参加人数达1000余人次。

三是殡葬改革蹚出新区路径。加快建设绿色、节地符合生态标准的安葬(放)设施,全区新(扩)建公益性集中式公墓、骨灰堂41处,可安葬(放)墓穴和存放格位31万个。西海岸新区入选全省“礼安齐鲁”丧俗改革试点区,西海岸新区殡仪馆获评全国优秀殡仪馆、全国殡葬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二、聚焦社会关切,兜牢民生底线,彰显民生温度

一是织密织牢社会救助网络。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强化政府主导,健全主动发现工作机制,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确保低收入人口及时纳入监测范围。近年来,持续关注并筛查残疾人、大病户、脱贫享受政策人口4.3万人次,将符合条件的2256户及时纳入兜底救助范围,为低保家庭入学子女发放教育补助金共计301万元,有力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强化社会参与,拓展服务类救助模式,创新开展“慈善+助医”“慈善+助学”“慈善+心理救助”等项目,不断满足困难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救助需求。

二是用心用情守护特殊群体。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近年来残疾人两项补贴惠及人数、发放金额持续增加。大力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为未成年精神障碍患者等群体开展专业化康复服务。倾力打造“风雨有情 驿路有家”救助服务品牌,健全源头治理和回归稳固机制,总结提炼“五步多元”寻亲法,持续提升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水平。近年来,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800多人次,护送返乡130多人,落户安置13人。

三是凝聚力量关爱困境儿童。统筹各方资源,凝聚“三种力量”做好困境儿童保护工作。用好政策力量,严格落实困境儿童保障政策,2020年以来连续4次提标,累计发放基本生活费4150万元。加强基层力量,充分发挥镇街儿童督导员和村居儿童主任作用,定期走访入户,不断提升救助帮扶精准度。拓展社会力量,建立涵盖17家社会组织的公益资源库,创建“星星点灯 爱心接力”儿童服务阵地等品牌,为困境儿童提供集体拓展等专业服务,精神帮扶可感可及。

三、加强统筹联动,放大协同力量,提升服务质效

一是社会组织活力不断迸发。探索建立枢纽型社会组织,规范建设社会组织创新发展基地,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创新开展社会组织参与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对接活动,搭建供需对接交流平台,实现服务精准对接。近年来,累计开展公益创投项目31个,有效提高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能力。截至目前,西海岸新区共有社会组织1810家,在促进经济发展、繁荣社会事业、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爱心汇聚共筑和谐社会。打造“慈心惠民 尚善社区”社区慈善基金品牌,引导慈善组织、社区慈善基金理事会围绕居民急难愁盼问题设置服务项目,充分发挥社区慈善基金群众性互助互济作用。截至目前,全区已设立社区慈善基金229个,募集资金2583.88万元,开展助学、助老等慈善服务项目232个,受益群众达11万人次,西海岸新区9个社区慈善基金获评省级“金种子社区慈善基金”。

三是地名管理赋能区域发展。加强地名文化保护工作,深入落实“乡村著名行动”,打造王台街道徐村和泊里镇蟠龙庵村2处地名文化主题社区,推动地名标识品牌建设。在青岛市第一批“青岛乡村好品”地名标识品牌名录中,西海岸新区59个品牌入选,入选数量列全市首位。

四、坚持党建引领,优化作风能力,打造民政铁军

一是党的建设走深走实。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认真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扎实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活动。严格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三会一课”等党内制度,持续推动党组织规范化建设。

二是制度规范建设有力有序。加快推进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等重点领域制度建设,先后出台《青岛西海岸新区基本养老服务清单》《青岛西海岸新区公益性公墓管理办法》等文件20余件,为推动西海岸新区民政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严格规范机关工作流程,制定固定资产管理等规范要求,形成以制度促管理的约束机制。

三是能力建设见行见效。全面提升民政干部政策理论水平、专业素养和履职能力,积极参加各级业务培训及行政执法考试。加强政策理论研究和调查研究,与青岛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共建“新区民政社会服务研究中心”,在养老服务、婚俗改革、殡葬改革、社会救助等领域形成了一批政策理论成果,有针对性指导新区各项民生服务实践。

奋进新征程,扬帆再出发。西海岸新区民政局将以获得“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这一荣誉为新起点,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使命、开拓奋进、真抓实干,努力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民政系统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新区经验,勠力同心谱写新时代新征程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