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地名文化

2024

11/21

10:12:50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分享

故事里的沂蒙--莒县垛庄民兵连

沂蒙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沂蒙精神诞生于沂蒙老区、发展于齐鲁大地,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鲜明的精神特质。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沂蒙干部学院联合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推出网络音频节目《故事里的沂蒙》,深挖红色资源,讲好山东故事。本公众号将陆续发布,以飨听众。

在解放战争期间,沂蒙民兵、民工组成子弟兵团和民工团参加了淮海、渡江和解放上海的战役,转战浙江和福建等地,他们担负了运送弹药粮草、抢救转送伤员、看管押送俘虏、抢修公路桥梁等战勤任务,为各次战役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著名的莒县垛庄民兵连就是其中一例。

1949年1月,根据鲁中南区和滨海军分区的指示,莒县县委在垛庄区组建了一支自带武器、行李的子弟兵连,全连163人,随南下的第三野战军担负战地保障任务。

此时正值春节期间,大家都能舍小家顾大家,毅然收拾行李奔赴前线。官路村的冯志举刚参加淮海战役支前回来,区委副书记就找到他说:“再辛苦一趟吧,江南还没解放,还得靠咱去前线。老党员了,还得服从党的命令。”“你看咱什么时候不服从党的指挥了?”冯志举说。冯志举家里是有困难的,两个孩子还小,妻子既要照顾老人,又要带孩子,不能下地干活,可冯志举还是二话没说,立马又随队南下了。该连队在莒南县大店镇整编为4个排(其中有一个警卫排),作为“华东人民子弟兵团”的一部分,随第三野战军十兵团南下,参加了渡江战役,主要任务是看押俘虏、警卫后勤机关,搞好后勤保障、维护后方治安。上海解放后,其他子弟兵团都回原籍了,由于该团素质构成较好,上级决定仍以三野十兵团直属团的名义,继续留下服务。

此后,垛庄民兵连接受了保卫第二十三野战医院的任务,从嘉兴到上饶,每人除背负枪支弹药、背包、干粮外,还要轮流扛着一门迫击炮、掷弹筒、一挺歪把子机枪、两挺轻机枪,翻越武夷山。阴雨连绵,人们的衣服湿了又烤,烤了又湿,大部分人都全身溃烂,严重的还尿血。山高林深,烈日灼人,只好夜间行军。马匹大都饿死,原先由马驮的物资、器械,只好由人肩扛担挑。出发前发的6双鞋,早就没了影儿,只好赤脚行军,满脚血泡,硬是走到了福建。山里行军,老鼠、蜈蚣、蛇、蚊子特别多,70%的人都得了恶性疟疾。邵家官庄的李玉成,染上了疟疾,加之过于劳累,永远地倒在了福建的山中。进入福建,就参加了剿匪。得了疟疾的张庆明掉了队。太阳下山后,从山上下来了4个国民党兵,离他大约有20米远。他坚持提着枪,跑到一个破碉堡里,与国民党兵对峙了半天。慑于张庆明的威严,4人掉头走了。

8月17日,福州战役打响。垛庄民兵连在6天的追击战中,看押了6000多名俘虏。警卫排接收了800多名俘虏。9月至次年1月,参加了漳厦战役。10月1日,在福州参加完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庆祝活动后,举行了评功授奖活动,几乎人人都被评为功臣。

1950年1月,垛庄民兵连复员回家。殷家孟堰的殷富贵染伤寒,病逝于火车上。2月14日(农历腊月一十八日),又是忙年时。垛庄连历时1年,跋涉4省(苏、浙、赣、闽)1市(上海市),行程万里,付出了10多个人的生命,光荣完成了任务,载誉而归。


                                       (来源: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