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2024

10/23

16:05:15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分享

地名文化在齐鲁大地汩汩流淌

地名不仅是地理的标识,更是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传承。新时代新征程,地名文化又被赋予新的内涵。近日记者在实地探访中发现,山东多地以保护与发展、传承与创新、交流与转化为主线,打造地名文化品牌,发挥地名文化守根、凝心、聚力作用,让地名文化如江如河如溪般在齐鲁大地汩汩流淌。

乡村地名蕴含丰富文化

“这条进村的路叫‘民富路’,之前是没有名字的。过去这个自然村很穷,现在过上了好日子。所以结合村民的意见建议,我们确定了这个名字,并设立了路牌。路牌上嵌有二维码,村庄发展情况、历史文化等,一扫就知道。”9月13日,在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侯营镇顺和新村于营自然村,侯营镇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今年,根据民政部和省市民政部门的部署,东昌府区扎实推进“乡村著名行动”,以讲好地名故事、弘扬地名文化、完善地名信息、留存乡愁记忆、加强地名应用、服务交流交往为切入点,让地名文化立起来、地名信息活起来、标准地名用起来。截至今年7月底 ,东昌府区主要道路均安装了新路牌。

“等所有乡村的道路都有自己的名字后,我们将绘制乡村旅游景点地名图,为打造乡村旅游路线夯实基础。”东昌府区民政局负责人表示,“今年,全区将以镇(街道)、重要自然地理实体等地名类别为重点,完善乡村地名信息,通过全面推进乡村路名设置、地名采集上图、地名信息共建共享等,打通地名服务‘最后一米’”。

依托千年古县历史文化底蕴,泰安市东平县深入挖掘、 保护“老地名”,通过加强地名采集、推进地名命名、打造地名阵地、讲好地名故事等方式,全面提升乡村地名管理服务水平。截至今年7月底,共挖掘整理古地名、自然地理实体、古诗词、地域文化特征及新时代、新风貌等15个类别 894 个词汇,将“古遗址、古堤坝、古民居、古镇 古村”等 11 类 84 个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具有重要传承价值的乡村地名纳入第一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在淄博市博山区,结合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开展地名 文化遗产资源调查,全面查清地名文化遗产情况,详细收集地名的拼写、读音、位置以及历史沿革、来历含义等信息,逐步推进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信息化。对列入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地名,及时向全社会公布,并加强监督管理,进行有效保护。新建街巷命名时,尽量考虑那些有历史、有故事,真实存在过的“老地名”。

“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山东“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聊城市阳谷县以乡村道路命名为重点,织密乡村地名网。充分发挥地名作为信息化建设“数据底座”作用,助力乡村治理现代化;加大乡村地名信息采集上图力度,应收尽收、常态更新、规范上图,动员 1000 余名网格员及志愿者,采集上传农家乐、种植养殖基地等信息,不断提升乡村地名上图率,有效打通快递进村、农产品出村的双向通道,确保导航服务的精准度。东昌府区则制定了“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成立地名委员会,组建区划与地名文化专家库,建立完善专家咨询、听证论证、社会公示等制度机制。全区还开启了“地名推广”新模式,通过特色地名与产品绑定的方式,打造了徐楼葡萄、光岳楼香油、赵庄剪纸等特色品牌,助其走上商品化、产业化、品牌化道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其中,道口铺街道王庄村通过“地名+产业”著名,在大棚旁设立“村牌”,实现业务增长和市场扩张,为村集 体带来20余万元的收入。

博山区与淄博市孝乡爱心志愿者协会共同创建“五福 峪地瓜”“源泉猕猴桃”“蕉庄烧饼”等地名品牌,赋能乡村产品销售,带动地名文化传播,助力乡村振兴。

地名保护融入科技手段

为加强地名保护,借助科技手段,山东各地采取原地重启、移植使用、派生复活等形式有序恢复历史地名,既赓续了地名历史文脉,又体现了新时代新风貌,真正做到了“师出有名”“名正言顺”,同时助力数字乡村、智慧城市发展。

日照市是省级地名文化遗产认定试点地区,成功申报 了涛雒镇、浮来山、五莲山、甲子山等4个地名为省级地名文化遗产,首批确定了 79 个地名纳入市级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23 年,全市启动市县乡村四级道路命名采词库建设。采词库建设坚持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相统一,充分挖掘并发挥地名的社会服务和文化赓续功能。市、县两级主干道路采词立足城市历史底蕴,着眼城市发展方向,拓展城市功能,助力城市现代化建设 ;乡、村两级采词立足自然地理和历史沿革,因地制宜,做到一镇一村一特色,着力留存乡村人文历史底色。

为助力聊城市智慧城市的实施,聊城市行政区划与地名 文化学会应市民政局、东昌府区民政局的要求,设计了“聊 城区划地名一码通”。项目引入“互联网 +”的概念,运用信息化手段整合地名的指位性功能与地名的历史文化属性, 把地名管理和服务群众生产生活融合在一起,助力智慧城市 建设,实现交通部门交通信息、文化旅游部门周边旅游资讯、公安部门治安管理信息接入,使得城市地名管理更加精细化、多元化,实现了地名可视化、数据化、网络化、直观化。

“通过扫描地名路牌上的‘聊城区划地名一码通’二维码,行人可以了解街道的位置、走向、长度、宽度、相关道路等情况及停车场、公共卫生间、酒店、景点等信息,还有历史沿革、人文地理、政府服务、特色产品等内容,一键导航即可到达。”聊城市行政区划与地名文化学会工作人员介绍。

深入挖掘地名文化资源,加大地名文化保护力度,讲好身边地名文化故事……2023年7月,山东省结合实际深入推进“乡村著名行动”,印发《老地名保护办法(试行)》《省级地名文化遗产认定规范》,制定地名保护名录编制工作指引,建立省市县三级地名保护名录,全省乡村地名建设呈现多方探索、多措并举、多点开花的良好局面。

为促进地名文化与国家战略的有机融合,如今的齐鲁 大地,正紧紧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叠 加的重要机遇期,用地名所承载的历史文脉滋润人心,让乡村地名“承载起记忆、留得住乡愁”,以地名文化软实力为高质量发展“点睛”。


                                           (来源:中国民政2024.19)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