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具产业是威海市的特色优势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吸纳社会就业、提升城市形象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威海市钓具行业协会于2017年7月正式成立,现有会员企业70家,涵盖了威海地区从事钓具生产及配套、经营的主要企业。协会旨在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增进会员间的交流与协作,提升行业服务水平,增强行业自律能力,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努力达到“世界钓具,威海制造”的愿景。目前,全市共有钓具生产及配套生产企业1000多家,从业人员超10万人,产能占全球的50%以上,在全国乃至全球钓具产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3年被评为“中国钓具之都”,2018年底授予威海市“中国钓竿之城”荣誉称号。
一、强化信息服务,提升行业影响力
随着钓具企业产权意识逐渐增强,协会也积极组织“民营企业经济大讲堂”活动,帮助企业了解政策,解决困难,自2016年以来新增山东省著名商标2个、省名牌产品4个,马德里国际商标6件,创建山东省优质产品生产基地1个(渔具基地入围2019年山东省优质产品基地品牌价值10强榜单)。除光威、环球等一批老品牌外,宝飞龙、兴泰等新兴品牌异军崛起,宝飞龙钓具连续多年被国家体育总局定为全国钓鱼锦标赛总决赛指定用竿,兴泰金属的“SEAGUIDE”品牌配件被全球知名钓具企业指定为配套产品。
二、强化维权服务,提高行业竞争力
随着钓具市场竞争逐渐激烈,威海钓具企业近年来受假冒伪劣产品侵害案件逐年增多,为加快威海市钓具产业区域品牌建设,巩固提升集聚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扩大国内、国际市场影响力,促进钓具产业高质量发展,借鉴先进地区其他行业成功经验做法,在威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市工信局、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威海市钓具行业协会于2023年2月对“威海钓具”区域品牌进行了形象设计,并作为申报主体,对“威海钓具”进行了集体商标申请和著作权登记保护。
三、强化引领服务,推动行业标准化建设
协会自2022年起,积极打造中国钓具产业标准化示范区,钓具企业管理水平和生产环境明显改善。光威、宝飞龙等先后承担钓鱼竿行业标准及团体标准制定工作,兴泰金属主导起草了国内的钓具配件行业标准,中恒、海元、良晨等企业牵头制定了仿生饵团体标准,成功地赢得了行业话语权,浪宝的电动渔线轮、中恒的电动假饵、兴泰的氮化硅导环已经成为业内引领者。
四、强化营销服务,拓展行业销售市场
进入新零售时代,广大钓具企业在立足制造业基础上不断探索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协会多次组织论坛交流活动,邀请京东、亚马逊、阿里巴巴等专业讲师,面对面培训,手把手教学,在电商领域,光威集团、猎屋、汉鼎等钓具生产企业及零售代理商在阿里巴巴、京东、亚马逊等电商平台注册的威海钓具网店达1500多家,远超其他钓具产区。
五、强化资源对接服务,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链现有规模以上企业46家,受疫情冲击影响,2022年规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7.2亿元,利润4.04亿元,同比增长4.7%。钓鱼竿销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0%以上,本地配套率60%以上。2023年以来,协会加大组织力度,引导钓具企业间多交流、多沟通,持续推动威海钓具产业健康发展。9月10日,承办首届“中国钓具行业科技创新大会”系列活动。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面向社会各界及广大钓鱼爱好者、消费者举办,观会人数累计达到20余万人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为钓具行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活力,也将进一步团结引领行业企业,聚焦科技、大胆实践、勇于创新,集中大家的智慧和力量,来自全国钓具行业的近百家领军、骨干企业,以及特邀专家和业内外人士等160余人齐聚创新大会,共谱推动我国钓具行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来源:威海市钓具行业协会
编辑: 威海市钓具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