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作为现代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完善民生福祉保障等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山东省民政厅、山东银保监局的指导下,在各会员单位的支持下,山东省保险行业协会以服务为宗旨,以自律为抓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积极推动行业主动融入地方发展大局,回归本源,提升服务,创新产品,发挥保险“风险减震器”“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的功能作用,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济南段家村的段清栋是当地的种粮大户,今年通过土地流转种植小麦600亩,然而由于今春几次断崖式降温,有的小麦地块出现了麦苗发黄枯死现象。他说:“一年之计在于春,眼瞅着出现死苗,开始我心里的确有些慌。当想起参加了小麦完全成本保险后,心里一下子踏实了,现在个别受灾的地块已经用赔款购买了化肥和种子,争取做到收入不减。”
段清栋的故事只是山东保险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类似的故事在春耕备耕时的齐鲁大地上总会不断听农户们讲起。
发挥“风险减震器”作用,保险保障功能进一步深入
2022年度,山东保险业累计原保费收入达2907.84亿元,提供风险保障保险金额349.86万亿元,累计赔付支出1049.8亿元,是上年度的1.02倍。
农业保险助力乡村振兴。山东是农业大省,拥有许多享誉全国的特色优质农产品,省协会积极推动各保险机构充分发挥农险优势,创新产品,提升保障,全面助力乡村振兴。2022年,山东94个产粮大县已实现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全覆盖,保险业累计为农作物、林木、禽畜提供风险保障3301亿元。2022年6月,潍坊地区受涝灾农作物减产严重,太平洋产险对3.28万受灾农户赔付金额3801.8万元,有效帮助农户、农企灾害后及时得到经济补偿,尽快恢复农业生产。人保财险为全省100余万亩高标准农田提供工程质量责任保障,中国人寿财险承保了22万亩高标准农田设施保险,化解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设施管护风险这个痛点。2023年,省协会还推出了首批大蒜、生姜、樱桃等5项山东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示范条款,各保险机构也不断探索收入保险、指数保险、“保险+金融”等创新产品,现已形成涵盖农林牧副渔从生产到销售、从自然灾害到市场波动各类风险的多层次产品体系。
风险减量助力企业发展。保险业是从事风险管理的行业,具有大量的专业人才和技术,保障民生科学防灾减损,既是监管要求,更是保险业的责任担当。省协会近年相继开发了行业“意外险业务风险预警系统”和“车险理赔风险预警系统”,制作《山东省道路风险地图分析报告》、《车辆承保安全隐患大排查暨风险减量服务工作手册》,探索“承保减损理赔”的保险服务新模式。会员公司积极行动,人保财险2022年共协助2400余家企业开展汛期排查,为重点企业安装水淹预警系统500余台,梳理了600余处易积水路段,排除风险隐患;阳光财险建立风险勘察体系,为客户全方位多频次提供风险预警,从源头降低企业风险损失;中国人寿财险启动“安责险+预防链”事故预防项目,创新管控手段形成“昌乐模式”,2022年生产安全类工伤事故人数较2020年降低17%。
发挥“经济助推器”作用,为实体经济注入金融动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山东保险业在监管指导下,在协会推动下,积极发力,为山东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澎湃的金融动力。
发挥险资优势助地方经济企稳回升。2022年度,中国人寿集团在鲁投资超过1000亿元,人保集团落地在鲁债权投资规模超684亿元,平安人寿总部在鲁投资833.3亿元,为山东地方发展注入金融活水。中国人寿财险通过房屋抵押贷款保证保险(提放保),仅烟台市就为333家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支持其增信融资达2.68亿元。截至2022年底,山东保险业辖区保险业总资产8846亿元,同比增长11.6%。
聚焦绿色保险服务地方战略发展大局。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人保财险助力新能源项目建设,服务山东核电、半岛南3号海上风电等多个标志性新能源项目,风险保障超百亿元;太平洋产险对接胜利石油、大唐电力等多家大型企业,推进“ESG低碳保险产品”落地,支持企业绿色低碳转型;中国人寿2022年度绿色产业保险、战略新兴产业保险累计服务3775家企业、20.5万人;阳光财险首创“售电公司履约保证保险”,专注服务电力能源市场,有效降低售电公司的交易成本;中国人寿财险为威海贝类养殖企业签订国内首款渔业碳汇指数保险,填补了国内海产品养殖碳汇指数保险的空白;中华联合财险创新推出日照海洋牧场巨灾保险,助力山东海洋产业“蓝色经济”发展。
发挥“社会稳定器”作用,服务改善社会民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省协会在省民政厅、监管机关支持下,积极搭建智慧服务平台,引导会员完善服务体系,发挥第三支柱养老作用,助力就业、养老等民生服务改善。
强化科技赋能,提升服务新活力。2022年,省协会牵头保险机构在全国率先开发“山东省摩托车交强险便民投保平台”和“营运车辆保险登记平台”,方便公众摩托车和营运车辆投保,截至今年4月底摩托车交强险便民投保平台累计出单约21.7万单,解决了线下购买交强险耗时耗力的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好评。太平洋人寿打造“保险+健康管理”模式,持续完善“细胞冻存服务”等为代表的健康服务体系;中国人寿加强信息技术运用,实现个单、团单无纸化投保率100%,保全线上服务率99.63%,个人长险核保智能审核率95%,增强生产承载能力。
关注重点人群,服务社会民生。2022年,由保险机构承办的大病保险覆盖全省8593.4万人,赔付支出44.6亿元,居全国第一。2022年6月,保险机构与山东医保局已合作实现省内16地市全部上线“惠民保”,累计服务山东参保群众1565万人。此外,还重点关注新市民、青少年、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服务,省协会制定印发《保险机构营业网点适老化配置标准》;人保财险成立全省首家新市民保险服务中心;中国人寿开展银龄安康、学生平安等利民惠民项目,城市定制型服务项目增加至12个;平安人寿大力推动“智慧客服”项目,便捷新市民、老年人的保险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