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经纬

2023

07/07

09:14:31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分享

枣庄地名故事-滕州市平行路

     平行路在滕州市西部,紧靠京沪铁路西侧,道路为南北走向,南起洪绪镇东赵沟村东首,北至荆河街道东倪村北,全长8950米,为老104国道城区段(现104国道已经西迁),两侧多分布为企业、商铺、居民小区,因与纵穿我市的京沪铁路平行,故称平行路。
     平行路是滕州市城区西部一条贯穿南北的交通要道,修建于1940年,建成使用七十余年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0年,侵华日军为强化津浦(京沪)铁路的安全,方便运输侵略物资,在滕县强抓民夫,在铁路西侧挖深沟、修高路,筑碉堡,堆积的土方形成一条南北大路,因土路与铁路平行,遂称平行路;1947年,国民党重修平行路;建国后至1972年,滕县人民政府多次整修平行路,规划整修了界河至滕县段,1975年由国家投资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就原有的路基加宽,并配套全段桥涵工程,1978年全县路桥贯联通车,成为104国道的组成部分,104国道在滕县城区的路段,依旧命名为平行路。
     平行路不仅是滕州市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还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地。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借助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在平行路的两侧,各类商铺林立,小商品批发市场和农贸物资批发市场交易活跃,吸引了周边省市的人们前来经商贸易,互通有无,成为了当时滕州市商品物资流通的重要基地,现在提起“西市场”,三十多岁以上的人们还记忆犹新;去年,在西市场旧址上,新建了商城,使人们生活所需商品批发零售更加高档化、时尚化,人来车往,生意更加兴隆,人脉更旺,平行路的交通位置更加重要。

                                      (枣庄市民政局供稿)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