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信息

2023

07/07

09:07:45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分享

威海市环翠区以多元融合 促地名文化保护工作新发展

近年来,威海市环翠区以地名文化保护工作为抓手,将历史传承、乡村振兴、社会工作与地名文化保护工作相融合。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力量参与”的原则,多措并举加强地名文化保护,赓续地名文化脉络,传承地名文化,守护环翠记忆。

与历史传承融合,守住记忆“乡愁”。因城市发展及城中村改造,许多老地名“消失”,为记住乡愁,加强对传统老地名保护和追溯历史,留住地名记忆,传承环翠地名文化,环翠区一方面深入排查老地名使用情况,对部分老城区的城市社区按照追溯历史传承的原则,进行了重新命名。另一方面以地名变迁、文化展示为主题打造苏州街项目。深挖历史,以风貌提升为支点,通过空间环境修补、建筑风格改造,传承市井文化、商贸文化,将街区打造为展示老威海生活印记的新名片,也让其成为了威海首个省级“城市双修”示范工程。如今这里的每一处人文景观,似都在诉说着戚谷疃悠久的历史文化,这些变化,街坊邻里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与乡村振兴融合,助力农村经济发展。环翠区着眼为群众办实事,多部门联动,5个涉农镇街的105个行政村进行全覆盖摸底调查,建立了农村闲置资源数据库,开发了乡村找房”APP,将房屋数据与电子地图相结合,实现了老屋上网。人们登录电子平台,查看环翠区农村范围所有可租房、可租地,位置、面积大小一目了然,个人、企业均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发展农家乐、民宿、乡村旅游、康养度假等,人们寻到合适的农房,会通过基层地名宣传的各种渠道显示APP的开发,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显现农房价值传承和弘扬地名文化,让乡村振兴和地名弘扬迎来了双赢的局面

与社会工作融合,凝聚地名文化力量。为营造全社会参与、共同关注和保护地名文化的浓厚氛围,环翠区坚持多点发力、多元融合,凝聚地名文化宣传新力量为挖掘社区历史文化资源,盘活辖区内威海卫纪念塔、海星学校旧址等历史地标性建筑,积极链接社会组织,参加公益创投,打造一港同心社区文化挖掘项目。通过社区走访、故事征集等形式,挖掘社区人文历史底蕴,并通过文创产品设计、红色文化宣传片拍摄、网络媒体宣传等,助力社区红色文化传承,增强群众文化自信和社区归属感。在距离威海起义旧址100米的北仓社区内的三间瓦房内,落成威海起义展馆,并携手社工站打造威海起义——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红色记忆代代相传等社区红色文化项目,招募15名社区老党员、青少年建立社区红色文化宣讲导览队,累计开展威海起义参观活动近20次,打响北仓威海起义馆红色品牌,涌现、挖掘、培养了一批红色历史的接力者

                             (威海市民政局供稿)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