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强党性 实干笃行建新功
省社会组织管理局 杜德华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从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和目标要求,对主题教育各项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下面,结合我自身工作思想实际,有以下几点认识体会。
一、认识体会
高标准高质量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牢牢把握这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精准聚焦,务求实效。
一是深刻认识主题教育的深远意义。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党中央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党同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团结奋斗所作的重大部署,是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部署,对于统一全党思想、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二是牢牢把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体现了我们党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相统一的一贯要求,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贯通、内在统一的整体,要把这一总要求贯穿这次主题教育全过程。
三是紧紧锚定开展主题教育的目标任务。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问题查摆
(一)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深悟透做实上不够。一是学深上下功夫不够,目前的学习还是粗线条的,不系统、不全面,计划性不强,满足于看看新闻稿、查查网上的解读,侧重于完成规定的学习内容,没有做到真正沉下心来通读原著,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二是悟透上思考不深,满足于“多次学过,大概掌握”,没有在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体系、历史地位和丰富内涵上下功夫;三是做实上效果不明显,学用结合得不够好,理论联系实际不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意识不强,没有把理论和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运用新思想新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指导工作、提高工作水平。
(二)对新形势下社会组织登记服务工作不到位。一是对表对标意识不强,对上级决策部署深入学习研究不够,没有做到烂熟于胸,没有坚持经常从讲政治的高度思考民政工作,特别是社会组织登记服务工作,从国家和全省大局出发谋划工作、钻研业务不够,没有形成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工作标准不够高,入驻政务服务大厅后局限于登记服务岗位工作,工作精力主要用在繁琐的登记业务解答和登记业务办理上,缺乏社会组织登记管理系统思考,对市县登管分离调查研究不足;三是能力本领不够强,结合工作实际,截至目前全省社会组织共66856家,省管社会组织2275家,其中我负责登记备案业务的社会团体1126家,面对服务对象年龄学历素质不同、诉求不同、问题复杂等难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还不够科学、具体,“任务不过夜”的要求还达不到,工作标准和效率需进一步提高。
(三)对党性修养锻炼方面不够。一是加强党性修养不够自觉,批评和自我批评不足,不能经常清理自己的思想,反思自己的行为;二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落实不够到位,自觉把对党忠诚转化为爱岗敬业、履职尽责、苦干实干、勇创佳绩的实际行动不到位,在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上自觉性和行动力上有差距;三是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工作中只求保险的想法占上风,虽然也有一些创新的想法,但多大停留在具体工作上,缺乏系统性、前瞻性的统筹研究思考。
三、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将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主题教育各项要求,紧紧围绕厅党组“1261”工作思路,学思践悟、实干笃行,“四点发力”,为聚力打造“六个民政”(为民、品牌、活力、实干、整体、忠诚)贡献力量。
(一)立足学思想“出发点”,突出学深悟透,凝心铸魂。持之以恒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真学、真信、真用上下深功夫。一是增强学习的系统性,更加主动地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从整体上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体系,把具体要求放在科学体系中认识,真正做到了然于胸、融会贯通。二是增强学习的深入性,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悟透精髓要义,深入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牢牢把握并深刻领悟“六个必须坚持”(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三是增强学习的实效性,要联系实际学,立足本职岗位,结合工作实际,通过学习,掌握方法,更好地运用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中。
(二)把握强党性“中心点”,突出党性锤炼,永葆本色。一是不忘“我是谁”,树牢党员意识,亮明党员身份,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使命,认真学习党规党章党纪,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二是明白“为了谁”,树牢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学会换位思考,多倾听服务对象心声,多听取办事群众意见,聚焦社会组织“急难愁盼”问题;三是弄清“依靠谁”,牢记依靠群众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在感情上贴近社会组织,多了解社会组织情况,引导社会组织在服务民政事业高质量,服务中心大局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
(三)抓住重实践“关键点”,突出解决问题,真抓实干。一是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带着问题学,找准目标干,把解决问题贯穿于主题教育全过程,既要在发现问题、找准问题、分析问题上下功夫,更要在真刀真枪解决问题上见行动,破解难题,取信于民。近期,结合工作实际和社会组织需求,我们正在修订《山东省社会团体换届选举工作指引》《山东省异地商会管理办法》,解决工作中的新问题,回应社会组织新期待。二是坚持解决问题落实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聚焦山东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厅党组“1261”工作思路,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思考如何更好发挥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社会组织优势、进行更有深度的思考和谋划,拿出更有力的工作思路和举措,当好“参谋助手”,推动社会组织、民政事业、山东省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三是坚持解决问题体现在发扬自我革命精神上,对标对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系统梳理调研发现的问题、推动工作遇到的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列明主题教育查摆问题清单,逐项制定整改措施,既抓具体事项的整改,又要注重解决思想根源上问题。
(四)筑实建新功“落脚点”,突出本领提升,为民造福。一是全面提升业务能力,善于研究事务发展的趋势,把握具体工作的规律,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努力提高政务服务专业化素养、专业化本领。二是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坚持守正创新,工作中勇于打破思维定势、打破路径依赖,面对政务服务新形势新要求,大胆试、大胆闯、大胆改,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根据省委办公厅要求,加快梳理政务服务事项基本要素和实施要求,形成全省政务服务事项的实施清单,实现省市县三级社会组织政务服务事项受理标准、申请材料、办理流程、办理时限“四统一”。围绕打造“无证明之省”和“数字政府”建设,梳理用证事项清单,推动“免证办”,加快推进社会组织业务申报可通过山东社会组织网、省政务服务网、爱山东APP等,实现“就近办、网上办、掌上办”,推动“全省通办”“全程网办”。三是不断提升调研能力,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把调查研究作为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作为掌握真情实况的重要途径,作为推动真抓实干的重要方法。主动走进服务机构、走进服务对象,听取意见建议,以调研开路、以调研破局,切实运用调研成果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