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地名论坛

2023

04/07

10:27:35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分享

加强黄河地名文化保护传承
推进黄河流域文化建设发展

地名是重要的文化载体,地名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滚滚黄河万年长,绵绵华夏文明始,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也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地名文化。

2022年10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于2023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第九十四条规定“要加强黄河流域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黄河地名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挖掘优秀地名文化彰显黄河文化内涵的特色和精神,不断增强黄河文化的影响力和独特魅力,为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弘扬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黄河槐荫段位于黄河下游右岸,上游与济南市长清区毗连,下游与济南市天桥区接壤,河道全长14.25公里,堤防长度24.281公里,是黄河下游典型的弯曲型窄河段。黄河槐荫段流经槐荫区玉清湖街道、吴家堡街道与美里湖街道三个街道办事处,沿线有西张家庄、曹家圈、席家庄、邱庄、鲁唐、范庄等二十余处村庄。不同的村庄,有着不同的历史故事,各自留下了许多文化遗迹,留下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地名文化,这些宝贵的地名文化资源,成为佐证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明的活化石,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槐荫区认真贯彻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全面整合玉清湖街道、吴家堡街道、美里湖街道沿黄村庄资源,深入挖掘沿黄片区独特的黄河文化、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充分彰显黄河地名文化内涵,全新打造了“黄河人家、鱼米水乡”“五心·九品·十三香”“沿黄九美”等特色地域品牌。梳理收集康熙三渡济水、秦琼饮马邱家老沟河等历史地名故事,“南刘北郑”书法家郑斯淦等历史名人事迹,传承柳条编织、黑陶制作等传统手艺,做强“槐荫四宝”特色农产品,充实沿黄地名文化资源数据库,展现黄河两岸璀璨的地名文化。

吴家堡街道将沿黄十三个村“连珠成串”,以“一村一品一韵”为主题,高标准建设黄河风貌带。深入挖掘村庄各类资源,梳理提炼出13个村最具代表性的13个亮点,形成以稻香、藕香、花香、鱼香、麦香、荷香、醋香、蟹香、蔬香、果香、肴香、茶香、酒香为特色的沿黄乡村名片“十三香韵”。

美里湖街道积极推动沿黄九个村庄抱团发展,连片打造“沿黄九美”特色品牌,大力开展“沿黄九美·文化记忆”系列宣传活动、黄河岸边过年习俗系列活动、“黄河岸边遇见春天”专题宣传,探访黄河岸边的文化习俗、产业发展,全面扩大“沿黄九美社会影响力,推进沿黄乡村建设。

沿黄流域的吴家堡大米、吴家堡白莲藕、玉清湖圆葱、西郊盖韭被称为“槐荫四宝”。“槐荫四宝”久负盛名、驰名中外,是济南人民久久回味的“老济南的味道”,很多与之相关的故事在民间也广为流传,形成了槐荫区的地域农产品特色。

                                        (济南市槐荫区民政局供稿)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