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地名论坛

2023

02/28

09:19:06

浏览次数

字体大小

分享

浅述黄河对菏泽区划地名的影响

菏泽[He ze]古称曹州,山东省辖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南北长 157 千米,东西宽 145 千米。辖区东与济宁市为临,东南与江苏、安徽两省相接,南、西和西北与河南毗连。面积 12238 平方千米。至2022 年底,辖 7 县,2 区,1 个省级新区鲁西新区,167 个乡镇(办事处)。境内常住人口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回、满、藏、苗、维吾尔、哈萨克、壮、蒙古等民族。 

菏泽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菏泽的龙山文化遗址比较集中,古代境内有古泽薮——菏泽因其而得名。“菏泽”一词最早见于《尚书·禹贡》:“导菏泽,被孟潴”。《尚书集传》载:“菏泽在定陶东,以其水近菏山,故名。”古人择高而居,至今境内仍有不少堌堆遗址。大约四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此渔猎耕种,繁衍生息。中华民族的始祖,如华胥、伏羲、炎、黄、蚩尤,以及尧、舜、禹、汤等,都在这里留下了文化痕迹。史书载:“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 生宓牺(伏羲)。”炎帝“居陈,迁曲阜”,古菏泽是其活动必经之地。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黄帝杀之,身体异处,故别葬之”,“蚩尤冢在东平郡寿张县阚乡城中,高七丈,民常十月祀之。有赤气出如匹绛帛,民名为蚩尤旗。肩脾冢在山阳巨野县重聚,大小与阚冢等”; “尧葬谷林”“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禹治水于陶丘之北”“汤始居亳,从先王居”“汤三让始称王,建商,大筑亳城” 等。故菏泽有“伏羲之桑梓,尧舜之故里,商汤之京畿”的说法。

菏泽作为行政区划名称承接于曹州,曹州则是北周时期由西兖州改名而来。周武王灭商朝以后,把其弟姬振铎分封至曹建立了曹国,建都陶丘(今定陶西)。周朝在此分封的小诸侯国还有郕(今牡丹区东北)、贯 ( 今曹县南 )、郜 ( 今成武东 )、单子国(今单县)等。春秋期间,发达的水路交通,繁荣的货物交易,使这里成了各诸侯国王垂涎的热土。齐桓公在鄄地会盟诸侯,成就了霸业。诸侯国间通过相互的征战兼并, 小国相继灭亡。公元前 478 年,曹国被宋国所灭,成为宋国的版图。范蠡助越王勾践灭吴国后,到了有“天下之中”之称的陶邑经商定居,定陶之地名由此而始。后宋国又被齐、楚、魏三国所瓜分,齐国得到 了陶邑。古菏泽处于齐、楚、魏的交会之地,域内归属屡有变更。公元前 284 年,秦国攻取了陶邑,并把它作为秦相魏冉的封邑。魏冉死后, 秦设陶郡。

秦朝统一中国,古菏泽分属于东郡、砀郡(陶郡)。期间,在东郡设置了成武县。秦嬴政二十九年(前 218 年),始皇帝东游至户牖(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霾雾四塞,遂命名其地为东昏。新朝时王莽改东昏为东明,东明之地名由此而来。秦末,这里是秦军与起义军作战的主战场。起义军首领项梁战死定陶后,项羽于此地斩杀宋义北上攻打秦军主力。彭越则在大野泽一带造反,有力地支援了刘邦西进咸阳。   

楚汉之争中刘邦打败项羽,在氾水之阳的定陶登基,建立汉朝。西汉时期,古菏泽地与朝廷联系比较密切,属于经济文化重地。刘邦分封彭越于此地,建立梁国。至吕氏被灭,梁国除。公元前 179 年,文帝复置梁国,立其子刘揖为梁王。公元前 144 年,梁国被一分为五。现境域主要属于其中的济阴国、山阳国。境内的巨野县、鄄城县就设置于汉朝初期。公元前138 年,汉武帝于濮阳设置兖州刺史部,管辖山阳、东郡、陈留、济阴、泰山、东平等六郡、国。今菏泽之地中部属济阴郡,北部属东郡,东部属山阳郡,东北部属东平国,西南部为陈留国之济阳县,今曹县南部为豫州梁国之蒙地。东汉建武十一年(35 年), 兖州刺史部东迁至昌邑,191 年迁鄄城。曹操借攻打黄巾军之际引兵进入东郡,趁此机会占据了兖州。当年十月,汉献帝任命曹操为兖州牧。曹操屯兵移居兖州(鄄城)。193 年,曹操出兵讨伐陶谦,次年春,吕布趁兖州空虚进入,两军在兖州相持一百余日,多次发生战争。此后, 袁术、张邈等人纷纷介入,曹操最终取得胜利,在兖州建立了根据地。官渡之战以后,曹操再次返还鄄城操练人马,积蓄力量,为日后把持大汉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魏取代东汉后,又迁兖州刺史部于廪丘(今郓城西北)。永嘉二 年(308 年),丞相司马越再迁兖州刺史部于鄄城,不久怀帝又把它迁回郓城(廪丘)。南北朝时,境内为南北各方争战之地,地界交错, 不时变换主人。北魏孝昌三年(527 年),北魏设立的兖州刺史部移至左城,与济阴郡同处一地,并改称为西兖州,管辖沛、济阴二郡七县; 此时还设置有北济阴郡,治单父( 今单县)。北周武帝宣政元年(578 年), 改西兖州为曹州,管辖济阴、濮阳二郡,共八县。史书称曹州是“取曹国为名也。”

隋开皇四年 (584 年 ) , 隋朝设置郓城县,取古郓邑之郓为名。后于郓城设郓州。开皇六年 (586 年 ) , 设置单父县。大业三年(607 年), 改曹州为济阴郡;改郓州为东平郡。隋末,济阴人孟海公起义,自称 曹州宋义王。620 年,窦建德攻破孟海公占据的济阴(曹州),孟海公投降。次年,孟海公救援王世充战败被杀,李渊将济阴郡更名为曹州。境内又设戴州(治所在成武)、濮州(治所在鄄城)和麟州(治所在 巨野)。后东平郡和麟州废止,东平郡再改为郓州。境内中部属曹州, 北部属濮州,东北部属郓州,东南部属戴州,南部为宋州地域。贞观年间, 废戴州,成武划归曹州;巨野划归郓州;单父、楚丘划归宋州。天宝年间, 再改曹州为济阴郡,濮州为濮州郡,郓州为东平郡。唐中叶,安禄山造反, 济阴、濮州是平叛作战的战场。战乱平息后,唐政府再设曹州、濮州 和郓州。大历十一年(776 年),濮州刺史李灵曜勾结魏博镇造反,曹州、郓州等皆参与其中。平卢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发兵讨伐李灵曜,借机占 据了曹、濮、兖、郓、徐等五州,并把老巢从青州迁移到郓州。后来,曹州刺史李纳(李正己的儿子)和其子李师道相继叛唐。唐朝平定李师道叛乱,将平卢淄青镇一分为三:郓州、曹州、濮州等三州为一镇, 赐号天平军。唐末,黄巢在曹州冤句响应王仙芝起义。黄巢起义军历经近十年的南征北战,攻克了长安,建立了大齐政权。黄巢起义失败 后,投降唐朝的朱温在曹州、郓州和兖州一带与朱瑄、朱瑾兄弟争夺 地盘近十年,大获全胜,又以此为根基征讨杨行密、刘仁恭,发展势力, 扩充地盘,把持唐朝政,最终建立了后梁政权。朱温改郓城县为万安县, 把单父县和成武县划归辉州。907 年,唐朝末代皇帝被朱温贬谪为济阴王,害死于曹州。

菏泽在历史上不单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黄河泛滥的重灾区。西汉中后期,黄河泛滥屡见于史书,古兖州一度人烟稀少。人们由此开始在黄河下游筑堤蓄洪拦沙。公元前 132 年,黄河在濮阳西南瓠子决堤,淹没兖、豫 16 郡。二十多年后,汉武帝在东祀泰山归来时,才亲临决河堵塞住决口。武帝感慨道:“吾山平兮巨野溢”“瑟桑浮兮淮、泗满”。公元前 29 年,河决于馆陶及东郡金堤,泛滥兖、豫,灌 4 郡

32 县,深者 3 丈,坏官亭室庐 4 万所。汉成帝、哀帝、平帝时期,对黄河之灾都不加治理,任其浸流。11 年,黄河在魏元城以上决口,洪水近六十年不治。69 年,东汉明帝命王吴、王景治理黄河。筑堤千余里,黄河、汴渠分流,根除了黄河水患。923 年,后梁军队为阻止后唐军队的进攻,竟然扒开了黄河大堤,曹州被淹没。从此被驯服了近 800 年的黄河开始泛滥成灾。后唐改万安为郓城,单父和成武改属新成立 的单州。后晋开运元年(944 年),黄河在滑州决口,侵淹汴、曹、单、濮、郓五州之境。洪水最终聚成大湖,环绕梁山,形成浩瀚的梁山泊。作为南北交锋的必经之路,后晋初,在曹州设威信军,后汉时废除,后周又在曹州设置彰信军,直到北宋初年废止;后晋废郓州,设济州于巨野。945 年秋,黄河在郓州漫堤,最后形成两支流,汇成大泽,一直到后周。据黄河委员会统计的数据,自五代至宋,平均每年黄河成灾 2.4 次。北宋乾德元年(963 年),设东明县,在定陶置发运务,后改转运司。979 年,在定陶设广济军,1071 年废除。当时,曹、濮、郓、济、单州和广济军归京东路管辖,后又划为京东西路。1102 年,升曹州为兴仁府, 管辖济阴、南华、乘氏和宛亭四县。后兴仁府又升为都督府、京畿东辅。1129 年,曹州、单州被金军占领,归属归德府。后来,金国将曹州之地交由伪齐政权管理。金国统治时期,设置了山东西路,曹州之济阴、定陶和东明,济州之巨野、郓城、金乡等县归属山东西路管辖。濮州 归属大名府路;单父、成武、楚丘归属南京路。期间,黄河肆虐不断, 城镇皆毁于水。济州由巨野迁往济宁。大定八年 (1168 年 ) 六月,黄河于李固渡大决口,洪水分流曹、单间,成南北两支。曹州城最终城圮于水。曹州和济阴县迁于乘氏旧址( 今菏泽城),仍管辖定陶、济阴和东明三县。后来,金军、蒙古军和红袄军在曹州、濮州和单州一带频繁争夺作战。1193 年,黄河夺淮入海。1366 年二月,黄河在东明决口、漫滩,整体向北滚动。在元代的 88 年历史中有文字记载的决溢就有 260 多次 , 还有 3 次大规模的改道。元英宗时,把曹州、濮州、单州和巨野、郓城划归于中书省直接管理的腹里区。元末的韩宋政权曾在曹州设立行省。明洪武元年 (1368 年 ),黄河在双河口决口,济阴县、定陶县、楚丘县和单父县废,曹州被淹被迫迁往安陵(今牡丹区大黄集镇安陵集)。 第二年曹州再迁磐石镇(今曹县城)。降单州为县,为单县得名之始。1371 年降曹州为曹县,此为曹县之地名的由来。正统十一年 (1446 年 ), 重设曹州,设置并管理曹县和定陶二县。再次在今菏泽城建曹州城。 正德六年(1511 年),重修并加固曹州城,七年完工。这就是今天菏泽环城公园大堤的雏形。嘉靖元年(1522 年),在城外方圆五里,修筑环卫曹州城的防水大堤。这就是今天菏泽最早的环城大堤。

明朝天启二年(1622 年),山东白莲教主徐鸿儒组织曹州一带的教徒,在郓城发动起义,一度控制了山东境内运河两岸地区,建立了临时政权,起义历时一百九十余天失败。清初,曹州守将李化鲸起义, 攻取了定陶、成武、曹县和曹州,建立了以曹县为中心的根据地,后被镇压,随之清兵对曹县实施了屠城政策,造成曹州多年地荒人稀。雍正八年(1730 年),巨野、嘉祥二县划入曹州。雍正十三年 (1735 年) 升曹州为曹州府,设置菏泽县,为曹州府附郭县;并将濮州及单县、 成武、郓城划入曹州府,将嘉祥划归兖州府。此为菏泽作为地名之始。1853 年,太平天国军北伐至曹州,各县捻军并捻响应。此后,境内的捻军和大刀会不断发生暴动。同治四年(1865 年)五月,捻军在曹州设伏,全歼清军骑兵,杀死亲王僧格林沁,从根本上动摇了清朝的军 事基础。1897 年 11 月 1 日夜,郓城县天主教圣言会教士韩·理加略和汶上县圣言会教士能方济在巨野磨盘张庄教堂被杀。在德国的威逼下, 清政府处罚了大批山东及曹州官员,签署了丧权辱国的《胶澳租界条 约》,山东沦陷为了德国的殖民地。1913 年 1 月 8 日,中华民国废除旧有地方管理制度,实行省、道、县三级管理,曹州随之取消,除东 明县属河北大名道、单县属岱南道外,其它各县均归属于山东省兖西道。1914 年改属济宁道。1925 年在今菏泽市设置曹濮道,1928 年废道制, 各县直隶山东省。1932 年南京政府在省下设行政督察区,山东第二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在菏泽,辖菏泽、定陶、曹县、成武、单县、巨野和郓城,鄄城属于第六行政督察区。1938 至 1942 年间,在全省先后调整设置了 17 个行政督察区。其中,巨野、郓城属第二区,单县、成武、曹县属第十一区,菏泽、定陶、濮县属第十六区。抗战期间,菏泽属于我党设置的鲁西及冀鲁豫行政区。1949 年 3 月,华北人民政府设置菏泽专区和湖西专区。同年 8 月,平原省建立,菏泽专区(原临河、鲁西南、运西专区)与湖西专区同属平原省。1952 年 11 月撤销平原省建制,菏泽、湖西两专区划归山东省管辖。菏泽专区辖菏泽、曹县、定陶、郓城、鄄城、东明、梁山等县。湖西专区辖单县、巨野、成武、复程等县。1953 年 8 月湖西专区撤销,单县、成武、巨野、复程等县划入菏泽专区。东明县划归河南省。1956 年 3 月,撤分复程县并入曹县、单县。1958 年 10 月,撤销菏泽专区,所属各县划归济宁专区,同时撤销定陶县,所属划归菏泽县和成武县。1959 年 6 月,恢复菏泽专区,辖区不变。1960 年 1 月,菏泽县改为菏泽市,2 月,平阴县由济南归属菏泽专署。1961 年 2 月,平阴再归济南,6 月恢复定陶县。1963 年 3 月,东明回归菏泽专区,菏泽市改为菏泽县。1967 年 3 月,改菏泽专区为菏泽地区。1983 年 10 月,菏泽县改为菏泽市。1990 年 1 月梁山县划归济宁市,济宁市嘉祥县核桃园乡划入巨野县。2000 年 6 月,撤销菏泽地区和县级菏泽市,设立地级菏泽市和县级菏泽市牡丹区,辖原菏泽地区的鄄城县、单县、郓城县、曹县、定陶县、巨野县、东明县、成武县和新设立的 牡丹区(1 区 8 县)。2016 年 4 月,定陶县撤县划区。

菏泽地处黄河下游,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属华北平原新沉降盆地的一部分。辖区内除巨野县东南有 10 平方千米左右的低山残丘外, 其余均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势自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呈簸箕形。海 拔高度 68 ~ 37 米,属于温带季风型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降雨集中,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 14.1℃,年平均降水量 654.5 毫米。境内自然资源丰富。黄河流经境内西北边界,自东明县王夹堤进入,经东明、牡丹区、鄄城、郓城四县区,至郓城县高堂村出境,河道全长 185 千米。除此以外,境内河流主要有东鱼河、洙赵新河、万福河、太行堤河、黄河故道 5 个水系,属季节性河流,丰枯变化大。一级河东鱼河、洙赵新河、万福河等 3 条河道,总长 260.6 千米;二级河鄄郓河、

郓巨河、洙水河等 32 条,总长 1136 千米;三级河 49 条,总长 986 千米。由此形成了诸如浮龙湖水库、太行堤水库、文亭湖水库及鄄南湿地等 湖泊多个。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鸟类 200 余种,其中受国家保护的一、二级鸟 20 余种,食虫益鸟 100 余种,经济鸟类 20 余种;兽类 19 种,

两栖类 9 种,爬行类 10 种。矿产资源主要有能源矿产(煤、石油、天然气、地热)、金属矿产(铁矿、矿金)、非金属矿产(岩盐、石灰石、粘土)、水气矿产(矿泉水、地下水)等 4 类 16 种,蕴量极大。正在开采的巨野煤田是目前华东地区面积最大、储量最多、质量最好的煤田。农作物品质好,主要有小麦、大豆、玉米、棉花、花生等,是我国粮 食主产地、山东省重要产棉区;蔬菜瓜果种类繁多,是全国著名的“西瓜之乡”和蔬菜种植基地;中药材种植有多年传统,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基地。林网纵横,建成了以农田林网、大型骨干林带为主体框架的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培植了以林资源为依托的曹普工艺、鲁艺条编、福林木业等 122 家林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形成了家具、板材、木质工艺品三大产业集群,产品出口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是我国著

名的平原森林城市和中国林产品交易集散地。每年 9 月 19 日在菏泽举办的中国林产品交易会,是国家级林业重点展会,迄今已成功举办了 18 届。“白天不见庄,晚上不见光,平原有森林,林中有粮仓”是菏泽林业的真实写照。

菏泽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有牡丹之都和戏曲之乡、武术之乡、书 画之乡、民间艺术之乡之称。牡丹栽培始于隋,兴于唐,盛于明,至明清已成为中国牡丹栽培中心,素有“曹州牡丹甲天下 , 天下牡丹出菏泽” 的美誉。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牡丹产业投入,目前,菏泽已发展成 为全国最大的牡丹生产、科研、销售、观赏、出口基地,形成 9 大色系、10 大花型,1259 个品种,栽培面积达 48.6 万亩,深加工企业 120 多家,开发系列产品 240 多个。建有曹州牡丹园、百花园、古今园和中国牡丹园等牡丹观赏园 10 余处。自 1992 年起,每年 4 月份举办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已成功举办31 届。戏剧演艺活动历史悠久,剧种繁多, 是山东梆子、柳子戏、两夹弦、枣梆、大平调、大弦子戏、四平调的发祥地,曲艺有山东花鼓、山东落子、莺歌传书、山东琴书和河南坠子 等。其中枣梆系全国仅有,有“天下第一团”之称。改革初期曾经有“村村有戏楼,夜夜唱灯戏”的盛景,民间戏曲团体 200 余个,诞生了一批戏曲艺术家和好节目。据不完全统计,自撤地设市以来,共荣获中 国艺术节文华优秀剧目奖 2 个、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提名奖”2 个、中国人口文化奖金奖 1 个,省泰山文艺奖 7 个,省“五个一”精品工程奖 5 个。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项目 8 个,省“4+1”工程项目 9 个。书画历史源远流长,群众基础广泛,习书画者众多,书画热遍及城乡。书画名人辈出,全市成立有各类书画协会、书画研究会等 60 多个,民间书画院 50 多座,全国书协、美协会员 131 人,省级美协、书协会员660 多人,市级美协、书协会员上千人。每年举办各类书画比赛、展览、笔会等活动上百次,“牡丹奖”山东省书法作品双年展永久落户菏泽。建有各类书画、美术专业脱产(业余)学校(班)近百处。全市书画 营销门市 300 多个,从业人员上万人,形成了一个产、供、销一条龙的文化产业大军。巨野县的农民书画享誉全国,被中国文联命名为“中国农民绘画之乡”“中国工笔画之乡”。民间尚武之风世代相传,有 武术活动的乡镇 130 余个,武术爱好者常年保持在 30 万人左右,男女老幼习武者随处可见。各类武术组织和团体 1000 余个,培养了一批在省内外取得优异成绩的武术运动员。东明佛汉拳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 12 项武术项目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 菏泽相继举办、承办了全国“武术之乡”武术比赛、中国武术散打功夫王争霸赛、中加武术散打争霸赛、中泰武术散打对抗赛以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武术交流大赛等高规格武术比赛。郓城宋江武术学校、曹州武馆等都是全国先进武术馆校,宋江武校还被评为“全国十大武术名校”。民间艺术丰富多彩,民间故事、民歌、民谣、民谚、民俗等 已收录成文的多达 7000 万字;民舞 70 余种,其中商羊舞、花伞舞等都有 5000 余年的历史。麒麟传说、山东古筝乐、商羊舞、枣梆、佛汉拳、鲁锦织造技艺等 30 余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居全国地级市第三位;伯乐传说、包楞调、担经、两夹弦、山东落子、大洪拳、曹州面人等近 100 项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境内有文物古迹 100多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6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52 处。名胜古迹有曹州牡丹园、郓城水浒好汉城、孙膑旅游城、定陶汉墓、单县牌坊、金山、仿山、浮龙湖、黄河故道风光等。纪念地有尧王陵、安邱堌堆遗址、巨野教案遗址、红三村抗日联防遗址、晋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湖 西革命烈士陵园等。近年来,围绕传统文化的挖掘,全市正着力打造“天下之中、牡丹之都、会盟圣地、好汉菏泽”文化旅游品牌。文化设施 齐备,现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2 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 个,省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5 个,室内外体育场地 5200 余处,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1 个,省优秀运动队后备人才训练基地 1 个。高等院校 5 所、公共图书馆 10 处,文化馆 9 处,境内有星级饭店 17 家,其中四星级 1 家,三星级 16 家。

西城街道鸟瞰图

菏泽交通便利,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运、航空、管道 4 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铁路京九线、新兖线在境内十字交叉, 分别贯通曹县、定陶、牡丹区、鄄城、郓城、东明、巨野等县,县级 火车站 8 处;京九高铁、鲁南高铁在此交汇。公路交通发达,济南广州线(G35)、日照兰州线(G1511)、菏泽东营线(S32)等 5 条高速公路环绕而过;北京珠海(G105)、北京广州(G106)、东营郑州(G220)、连云港菏泽(G327)等 10 条国道横亘境内,还有 12 条省道及地方公路在境内纵横交错,县乡公路密布各县区。12 座浮桥5 个渡口使黄河天堑变通途,京杭运河洙水河航道已成为水上运输黄金航道。菏泽牡丹机场在2019 年通航运行。

近年来,菏泽市聚焦“四新”“四化”,以规划为引领、产业为基础、项目为载体、创新为动力,突出新兴产业培育和优势产业提升, 全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产业倍增、科技创新、园区升级、资本助力、立体交通、城市提升、乡村振兴、生态优化、全民创业、民生改善”“十大工程”,形成了高端化工、生物医药、机电设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副产品加工、现代商贸物流、电子商务“七大主导产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菏泽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文化优势日渐凸显,棚户区改造及大项目接连落户,一个崭新的新菏泽正展现在世人面前。

菏泽市鸟瞰图

                                                                                                                                                    (菏泽市民政局供稿)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